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阿斯哈·法哈蒂电影创作历程 | 第8-14页 |
第一节 导演简介 | 第8-9页 |
第二节 阿斯哈·法哈蒂作品简介 | 第9-14页 |
1、《尘中舞》(2003) | 第9-10页 |
2、《美丽城》(2004) | 第10页 |
3、《烟花星期三》(2006) | 第10-11页 |
4、《关于伊丽》(2009) | 第11-12页 |
5、《一次别离》(2011) | 第12-13页 |
6、《过往》(2013)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阿斯哈·法哈蒂作品的题材特征 | 第14-19页 |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背景下对女性的关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下伊朗将何去何从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宗教力量下信仰与现实的交缠 | 第16-19页 |
第三章 阿斯哈·法哈蒂电影表现手法的新现实主义传承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纪实性镜头彰显独特魅力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声音与光影的巧妙设置还原真实的伊朗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长镜头——冷静的纪实中诗意不断流泻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阿斯哈·法哈蒂的叙事风格 | 第24-29页 |
第一节 平静的叙事暗藏玄机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悬念和多重矛盾结构着的经典戏剧叙事策略 | 第26-29页 |
第五章 阿斯哈·法哈蒂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 第29-33页 |
第一节 阿斯哈·法哈蒂自身关注视点的创新和文化上的突围 | 第29-30页 |
第二节 阿斯哈·法哈蒂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 第30-33页 |
1.尊重故事的力量、不去刻意营造视觉奇观 | 第30-31页 |
2.巧妙地规避审查制度来呈现主题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