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隧道工程BIM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隧道工程BIM模型应用难点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基于BIM模型的数值计算 | 第14-16页 |
1.3.2 基于BIM模型的监测信息可视化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隧道参数化建模原理 | 第20-34页 |
2.1 BIM平台选择 | 第20-24页 |
2.1.1 常用软件 | 第20-21页 |
2.1.2 BIM平台对比选择 | 第21-24页 |
2.2 Revit软件典型环境与参数化概念 | 第24-26页 |
2.2.1 Revit软件的典型环境 | 第24-26页 |
2.2.2 Revit软件的参数化设计 | 第26页 |
2.3 Dynamo可视化编程原理 | 第26-32页 |
2.3.1 Dynamo简介 | 第26-28页 |
2.3.2 Dynamo的开发与使用原理 | 第28-32页 |
2.4 隧道工程BIM建模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 | 第34-56页 |
3.1 基于Dynamo的参数化建模流程 | 第34-35页 |
3.2 地质模型的创建 | 第35-42页 |
3.2.1 生成地形曲面及各地层分界曲面 | 第35-37页 |
3.2.2 生成地质实体 | 第37-39页 |
3.2.3 将地质模型导入Revit中 | 第39-42页 |
3.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创建 | 第42-46页 |
3.3.1 骨架继承 | 第42-43页 |
3.3.2 轮廓绘制 | 第43-45页 |
3.3.3 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3.4 隧道支护构件模型的创建 | 第46-54页 |
3.4.1 创建参数化支护构件 | 第46-49页 |
3.4.2 锚杆的参数化布置 | 第49-52页 |
3.4.3 钢架的参数化布置 | 第52-54页 |
3.5 BIM信息附加 | 第54-56页 |
3.5.1 BIM模型材质赋予 | 第54-55页 |
3.5.2 模型参数信息附加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参数化模型应用研究 | 第56-70页 |
4.1 BIM模型与结构计算模型的转换技术分析 | 第56-57页 |
4.2 BIM模型转化为ANSYS计算模型 | 第57-61页 |
4.2.1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第57-58页 |
4.2.2 BIM模型转换为ANSYS模型的实现方法 | 第58-61页 |
4.3 施工监测信息可视化管理 | 第61-65页 |
4.3.1 创建监测点族 | 第61-62页 |
4.3.2 监测数据录入 | 第62-65页 |
4.4 可视化预警 | 第65-70页 |
4.4.1 预警方式设计 | 第65页 |
4.4.2 可视化预警的实现方法 | 第65-70页 |
第五章 工程案例 | 第70-8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70页 |
5.2 隧道模型创建 | 第70-75页 |
5.2.1 新建项目 | 第70-72页 |
5.2.2 隧道衬砌参数化建模 | 第72-73页 |
5.2.3 隧道支构件参数化放置 | 第73-75页 |
5.3 施工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 | 第75-77页 |
5.3.1 监测点族布置 | 第76-77页 |
5.3.2 监测数据可视化 | 第77页 |
5.4 实测变形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7-84页 |
5.4.1 ANSYS有限元模型的转换 | 第78-80页 |
5.4.2 荷载计算 | 第80-82页 |
5.4.3 对比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页 |
6.2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