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安全监管激励的经验 | 第19-32页 |
2.1 相关理论介绍 | 第19-26页 |
2.1.1 安全监管的定义及发展 | 第19-20页 |
2.1.2 激励理论及其在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 | 第20-26页 |
2.2 国外安全监管激励机制概述 | 第26-28页 |
2.2.1 国外安全监管体制综述 | 第26页 |
2.2.2 国外安全监管特点 | 第26-27页 |
2.2.3 国外安全监管激励机制 | 第27-28页 |
2.3 国内安全监管激励情况概述 | 第28-29页 |
2.3.1 国内安全监管特点 | 第28-29页 |
2.3.2 国内安全监管激励机制 | 第29页 |
2.4 国内外安全监管激励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29-32页 |
2.4.1 国外安全监管激励模式的借鉴 | 第30页 |
2.4.2 国内安全监管激励模式的借鉴 | 第30-32页 |
第3章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现状 | 第32-42页 |
3.1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人员概况 | 第32-36页 |
3.1.1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职责 | 第33页 |
3.1.2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人员基本情况 | 第33-36页 |
3.2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的现状 | 第36-42页 |
3.2.1 考核制度 | 第36-38页 |
3.2.2 薪酬制度 | 第38-39页 |
3.2.3 奖惩制度 | 第39页 |
3.2.4 晋升制度 | 第39-40页 |
3.2.5 培训制度 | 第40-42页 |
第4章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存在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 | 第42-63页 |
4.1 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存在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的理论借鉴 | 第42-45页 |
4.1.1 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激励要素的确定 | 第42页 |
4.1.2 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激励模型的构建 | 第42-45页 |
4.2 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45-58页 |
4.2.1 调查研究样本、内容及数据 | 第45-57页 |
4.2.2 调查研究的结果归纳 | 第57-58页 |
4.3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8-63页 |
4.3.1 存在问题 | 第58-61页 |
4.3.2 原因分析 | 第61-63页 |
第5章 完善南通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激励机制的改进方案 | 第63-82页 |
5.1 激励机制改进的基本原则 | 第63-65页 |
5.1.1 创新发展原则 | 第63页 |
5.1.2 以人为本原则 | 第63-64页 |
5.1.3 公平原则 | 第64页 |
5.1.4 沟通合作原则 | 第64页 |
5.1.5 差异性原则 | 第64-65页 |
5.1.6 方式和内容的平衡系统原则 | 第65页 |
5.2 改进安全监管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65-82页 |
5.2.1 优化安全监管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65-68页 |
5.2.2 完善安全监管人员奖惩激励机制 | 第68-69页 |
5.2.3 健全安全监管人员晋升激励机制 | 第69-71页 |
5.2.4 强化安全监管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71-72页 |
5.2.5 完善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激励机制 | 第72-74页 |
5.2.6 构建有效的安全监管人员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第74-78页 |
5.2.7 构建安全监管文化激励机制 | 第78-80页 |
5.2.8 构建安全监管职位激励机制 | 第80-8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编制说明 | 第88-89页 |
附录二 南通市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管人员调查问卷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