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转向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8页
    一、研究缘起第9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5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现状调查第18-29页
    第一节 调查情况概述第18-23页
        一、问卷调查第18-19页
        二、访谈调查第19-20页
        三、调查工具第20-23页
    第二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现状第23-28页
        一、行政主体话语权现状分析第23-24页
        二、教师主体话语权现状分析第24-25页
        三、学生主体话语权现状分析第25-27页
        四、师生间话语关系现状分析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一、话语权分配不合理第29-30页
        二、学生对课程话语兴趣不足第30-31页
        三、话语表达路径单一第31页
        四、师生之间话语场较弱第31-32页
    第二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的问题成因第32-35页
        一、固定化的倒金字塔话语权分层结构第32页
        二、教学话语内容单调第32-33页
        三、高校对话语表达平台的建设不够重视第33-34页
        四、师生比例不协调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的转向路径选择第36-47页
    第一节 话语权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协商转变第36-38页
        一、弱化行政主体话语权第36-37页
        二、强化教师话语权第37页
        三、尊重学生话语权第37-38页
    第二节 话语体系由专业化向人本化转变第38-40页
        一、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本土化第38-39页
        二、心理健康教育话语生活化第39页
        三、心理健康教育话语综合化第39-40页
    第三节 话语表达渠道由单向向双向转变第40-43页
        一、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实质作用第40-42页
        二、构建话语表达新平台第42页
        三、建立及时的话语反馈机制第42-43页
    第四节 师生话语场由薄弱向紧密转变第43-46页
        一、协调师生比例第43-44页
        二、构建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第44-45页
        三、提高学生的课程卷入度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妻问题的网络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对文学原作的改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