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文对文学原作的改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理论研究述评第13-14页
        1.2.2 实践研究述评第14-15页
        1.2.3 本文论述空间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页
        1.3.1 研究对象第16页
        1.3.2 概念界定第16页
    1.4 理论基础第16-17页
        1.4.1 语文教育批评第16-17页
        1.4.2 教育心理学第17页
        1.4.3 儿童本位论第17页
        1.4.4 语文课程标准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6 研究意义第18-20页
        1.6.1 理论意义第18页
        1.6.2 现实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课文改动情况概述第20-29页
    2.1 诗歌的改动第20-21页
        2.1.1 古诗的改动第21页
        2.1.2 现代诗的改动第21页
    2.2 小说的改动第21-24页
        2.2.1 古代小说的改动第22-23页
        2.2.2 现当代小说的改动第23-24页
    2.3 散文的改动第24-25页
    2.4 戏剧的改动第25-26页
    2.5 其他的改动第26-29页
        2.5.1 童话的改动第26-27页
        2.5.2 寓言的改动第27-28页
        2.5.3 神话的改动第28-29页
第3章 课文改动问题分析第29-36页
    3.1 简化第29-31页
        3.1.1 情节跳跃第29-30页
        3.1.2 结构单一第30-31页
    3.2 简化第31页
    3.3 成人化第31-32页
    3.4 功利化第32-33页
    3.5 审美弱化第33-36页
        3.5.1 形象单薄第34页
        3.5.2 情感削弱第34-35页
        3.5.3 文采匮乏第35-36页
第4章 教师应对被改课文策略第36-41页
    4.1 多读原作,抓准精髓第36-37页
        4.1.1 提高认识第36页
        4.1.2 解读文本第36-37页
    4.2 推荐读物,因材施教第37-39页
        4.2.1 筛选书目第37-38页
        4.2.2 制订计划第38-39页
        4.2.3 因材施教第39页
    4.3 有的放矢,丰满课堂第39-41页
        4.3.1 多设疑第39-40页
        4.3.2 反复练第40页
        4.3.3 鼓励辨第40-41页
第5章 给新教材编写者的建议第41-44页
    5.1 广纳编写人才第41-42页
    5.2 提供对话平台第42页
    5.3 严格审核把关第42-43页
    5.4 保留原作精髓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转向研究
下一篇: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