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9-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7-21页 |
2.2 研究存在的主要争议 | 第21-23页 |
2.2.1 汉语称谓概念的争议 | 第21-22页 |
2.2.2 汉语称谓分类的争议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词语研究 | 第23-57页 |
3.1 血亲称谓 | 第24-43页 |
3.1.1 父系血亲称谓 | 第25-40页 |
3.1.2 母系血亲称谓 | 第40-43页 |
3.2 姻亲称谓 | 第43-49页 |
3.2.1 夫系姻亲称谓 | 第43-45页 |
3.2.2 妻系姻亲称谓 | 第45-49页 |
3.3 合称称谓与统称称谓 | 第49-52页 |
3.3.1 合称称谓 | 第49-51页 |
3.3.2 统称称谓 | 第51-52页 |
3.4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词语的特点 | 第52-57页 |
第四章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社会称谓词语研究 | 第57-104页 |
4.1 行业称谓 | 第58-66页 |
4.1.1 农副业称谓 | 第58-59页 |
4.1.2 商业称谓 | 第59-60页 |
4.1.3 手工业称谓 | 第60-61页 |
4.1.4 戏曲行业称谓 | 第61-62页 |
4.1.5 婚姻服务行业称谓 | 第62-63页 |
4.1.6 医生称谓 | 第63-64页 |
4.1.7 相士称谓 | 第64-65页 |
4.1.8 乞丐称谓 | 第65页 |
4.1.9 更夫称谓 | 第65页 |
4.1.10 其它行业称谓 | 第65-66页 |
4.2 身份称谓 | 第66-71页 |
4.2.1 平民称谓 | 第66-67页 |
4.2.2 贵族称谓 | 第67-68页 |
4.2.3 文人称谓 | 第68-70页 |
4.2.4 涉法人员称谓 | 第70-71页 |
4.3 关系称谓 | 第71-84页 |
4.3.1 上下级关系称谓 | 第71-72页 |
4.3.2 朋友关系称谓 | 第72-73页 |
4.3.3 邻里关系称谓 | 第73-74页 |
4.3.4 师生关系称谓 | 第74-76页 |
4.3.5 主客关系称谓 | 第76-78页 |
4.3.6 主仆关系称谓 | 第78-80页 |
4.3.7 干亲关系称谓 | 第80-82页 |
4.3.8 同类关系称谓 | 第82-83页 |
4.3.9 内外关系称谓 | 第83-84页 |
4.3.10 其它关系称谓 | 第84页 |
4.4 特征称谓 | 第84-97页 |
4.4.1 相貌身体特征称谓 | 第84-85页 |
4.4.2 年龄特征称谓 | 第85-87页 |
4.4.3 性别特征称谓 | 第87-89页 |
4.4.4 品行特征称谓 | 第89-92页 |
4.4.5 才智特征称谓 | 第92-94页 |
4.4.6 贫富特征称谓 | 第94-95页 |
4.4.7 籍贯特征称谓 | 第95-96页 |
4.4.8 状态特征称谓 | 第96-97页 |
4.5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社会称谓词语的特点 | 第97-104页 |
第五章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称谓词语对语文辞书的订补研究 | 第104-113页 |
5.1 补充词条 | 第105-107页 |
5.2 增补匡正释义 | 第107-110页 |
5.3 增补提前书证 | 第110-113页 |
第六章 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称谓词语研究 | 第113-127页 |
6.1 社会政治状况与政治类称谓的产生发展 | 第114-120页 |
6.2 社会经济状况与经济类称谓的产生发展 | 第120-122页 |
6.3 社会文化状况与文化类称谓的产生发展 | 第122-12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27-130页 |
7.1 本文的主要发现 | 第127-128页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8页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附录一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称谓词语表 | 第136-153页 |
附录二 蔡友梅“新鲜滋味”系列小说中的 称谓词语集中的片段节选 | 第153-155页 |
后记 | 第155-15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