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 | 第14-22页 |
一、思维导图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 第14页 |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思维导图的用途 | 第15-16页 |
(四)思维导图的绘制 | 第16-19页 |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二)脑科学理论 | 第20-21页 |
(三)知识可视化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第22-30页 |
一、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一)思维导图的制作原则 | 第22-23页 |
(二)思维导图的使用原则 | 第23-24页 |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 第24-30页 |
(一)思维导图参与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 第25-26页 |
(二)思维导图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策略 | 第26-28页 |
(三)思维导图参与有效课后复习策略 | 第28-29页 |
(四)符合思维导图的教学评价策略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30-47页 |
一、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 | 第30-37页 |
(一)问卷的编制 | 第30页 |
(二)问卷的发放 | 第30页 |
(三)SPSS统计分析 | 第30-36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36-37页 |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 第37-47页 |
(一)实践研究对象 | 第37页 |
(二)实践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三)实践研究方法 | 第38页 |
(四)实践研究过程 | 第38-44页 |
(五)实践研究结果 | 第44-47页 |
总结与反思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1 | 第53-56页 |
附录2 | 第56-57页 |
附录3 | 第57-62页 |
附录4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