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浙江民营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1.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浙江民营医院发展历程 | 第12-18页 |
2.1 民营医院发展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2.1.1 民营医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 第12-13页 |
2.1.2 民营医院诞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3页 |
2.2 浙江民营医院的概况 | 第13-15页 |
2.3 浙江民营医院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15-18页 |
2.3.1 浙江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 | 第15-16页 |
2.3.2 浙江民营医院投资主体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浙江民营医院的问题分析 | 第18-28页 |
3.1 民营医院的优势 | 第18-19页 |
3.2 浙江民营医院的生存环境问题 | 第19-24页 |
3.2.1 不利的政策条件 | 第20-21页 |
3.2.2 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 第21-23页 |
3.2.3 社会舆论对于民营医院偏见 | 第23-24页 |
3.3 民营医院自身的问题 | 第24-28页 |
3.3.1 没有整体战略和长远规划 | 第24页 |
3.3.2 忽视人才培养,难以形成人才梯队 | 第24-25页 |
3.3.3 科研技术力量薄弱 | 第25页 |
3.3.4 管理滞后,运营效率较低 | 第25页 |
3.3.5 营销战略短期化,手段有限,过分依赖宣传 | 第25-26页 |
3.3.6 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缺乏 | 第26页 |
3.3.7 不健全的品牌建设 | 第26页 |
3.3.8 参差不齐的医院管理队伍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中美两国民营医院的比较 | 第28-35页 |
4.1 美国民营医院概况 | 第28-29页 |
4.1.1 美国医院分类概况与分类 | 第28页 |
4.1.2 美国民营医院机构数与床位数 | 第28页 |
4.1.3 美国民营医院住院与门诊服务情况 | 第28-29页 |
4.1.4 美国民营医院发展趋势 | 第29页 |
4.2 中美民营医院比较 | 第29-35页 |
4.2.1 政策制度对比 | 第29-33页 |
4.2.2 市场占有对比 | 第33页 |
4.2.3 社会舆论对比 | 第33页 |
4.2.4 自身条件对比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民营医院发展对外部环境的需求 | 第35-42页 |
5.1 国家政策支持 | 第35-38页 |
5.1.1 社会地位要公平 | 第36-37页 |
5.1.2 税收政策扶持 | 第37页 |
5.1.3 话语权要平等 | 第37-38页 |
5.1.4 融资政策扶持 | 第38页 |
5.2 行业管制制度 | 第38-39页 |
5.2.1 广告宣传限制制度 | 第38页 |
5.2.2 制剂销售渠道限制制度 | 第38-39页 |
5.2.3 医疗设备审批制度 | 第39页 |
5.2.4 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 | 第39页 |
5.2.5 医疗市场的市场淘汰制度缺失 | 第39页 |
5.3 社会舆论公平对待 | 第39-40页 |
5.4 改善民营医院人才瓶颈问题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浙江民营医院发展的管理对策 | 第42-60页 |
6.1 民营医院发展的竞争定位 | 第42-43页 |
6.1.1 主营方向定位 | 第42页 |
6.1.2 经营模式定位 | 第42-43页 |
6.1.3 目标患者定位 | 第43页 |
6.1.4 医疗产品种类定位 | 第43页 |
6.2 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 | 第43-49页 |
6.2.1 制定战略管理 | 第43-45页 |
6.2.2 建立动态竞争优势 | 第45-47页 |
6.2.3 建立品质竞争优势 | 第47-49页 |
6.3 民营医院的营销策略 | 第49-53页 |
6.3.1 坚持品质营销建设 | 第50页 |
6.3.2 进行营销绩效管理,控制实际绩效 | 第50-51页 |
6.3.3 用公共关系管理,提升企业美誉度 | 第51页 |
6.3.4 通过整合营销,提高医院知名度 | 第51-52页 |
6.3.5 内外进行人本营销管理 | 第52-53页 |
6.4 民营医院发展内部管理改造与升级 | 第53-60页 |
6.4.1 树立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理念 | 第53-54页 |
6.4.2 适应现代医院要求的经营机制的建立 | 第54-56页 |
6.4.3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流程,建立监控体系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