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A不了”的情态意义 | 第14-16页 |
1.3.2 “A不了”的句法 | 第16-18页 |
1.3.3 “A不了”向认识情态形式演变的语法化过程 | 第18页 |
1.3.4 缺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 理论依据及方法 | 第19页 |
1.5 语料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A不了”的来源及发展 | 第20-37页 |
2.1 “A不了”的来源 | 第20-24页 |
2.1.1 “V不C” | 第20-21页 |
2.1.2 “V不了_1” | 第21-23页 |
2.1.3 “V不了_2” | 第23-24页 |
2.1.4 “A不了” | 第24页 |
2.2 “A不了”的名称 | 第24-26页 |
2.3 “A不了”的类属 | 第26-28页 |
2.4 “A不了”的整体性 | 第28-29页 |
2.5 “A不了”中的“A” | 第29-35页 |
2.5.1 “A不了”对“A”的选择 | 第29-35页 |
2.5.2 “A”对“A不了”的影响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A不了”的句法、语义和语用 | 第37-54页 |
3.1 “A不了”的句法形式 | 第37页 |
3.2 “A不了”的认识情态意义 | 第37-41页 |
3.2.1 “A不了”表认识情态时的条件 | 第37-39页 |
3.2.2 “A不了”表认识情态时的形式 | 第39-41页 |
3.3 “A不了”的动力情态意义 | 第41-44页 |
3.3.1 “A不了”表动力情态时的条件 | 第41-43页 |
3.3.2 “A不了”表动力情态时的形式 | 第43-44页 |
3.4 “A不了”的语义指向 | 第44-46页 |
3.4.1 不同句法形式中“A不了”的语义指向 | 第45-46页 |
3.4.2 不同情态意义中“A不了”的语义指向 | 第46页 |
3.5 “A不了”的句法功能 | 第46-50页 |
3.5.1 “A不了”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 第46-47页 |
3.5.1.1 做谓语 | 第46页 |
3.5.1.2 做定语 | 第46-47页 |
3.5.1.3 做补语 | 第47页 |
3.5.2 “A不了”前加状语的情形 | 第47-50页 |
3.5.2.1 前加范围副词做状语 | 第47-48页 |
3.5.2.2 前加语气副词做状语 | 第48页 |
3.5.2.3 前加时间副词做状语 | 第48-49页 |
3.5.2.4 前加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同时做状语 | 第49页 |
3.5.2.5 前加两个语气副词同时做状语 | 第49页 |
3.5.2.6 前加连词做状语 | 第49页 |
3.5.2.7 前加疑问词做状语 | 第49页 |
3.5.2.8 不能前加否定副词做状语 | 第49-50页 |
3.6 “A不了”的语用分析 | 第50-53页 |
3.6.1 “A不了”所在句子的主题和述题 | 第50页 |
3.6.2 “A不了”的表达重心和焦点 | 第50-51页 |
3.6.3 “A不了”对句类的选择情形 | 第51-53页 |
3.6.3.1 “A不了”可以用于陈述句 | 第51-52页 |
3.6.3.2 “A不了”不可以用于陈述句 | 第52-53页 |
3.6.3.3 “A不了”可以用于疑问句 | 第53页 |
3.6.3.4 “A不了”可以用于感叹句 | 第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三个“大不了”的不同 | 第54-66页 |
4.1 性质不同 | 第54-55页 |
4.2 语义不同 | 第55-56页 |
4.2.1 “大不了_1”的语义 | 第55页 |
4.2.2 “大不了_2”的语义 | 第55-56页 |
4.2.3 “大不了_3”的语义 | 第56页 |
4.3 所在句子形式不同 | 第56-59页 |
4.3.1 “大不了_1”所在句子的形式 | 第56-57页 |
4.3.2 “大不了_2”所在句子的形式 | 第57-58页 |
4.3.3 “大不了_3”所在句子的形式 | 第58-59页 |
4.4 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不同 | 第59-60页 |
4.4.1 “大不了_1”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 第59页 |
4.4.2 “大不了_2”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 第59-60页 |
4.4.3 “大不了_3”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 第60页 |
4.5 来源不同 | 第60-65页 |
4.5.1 “大不了_1”的来源 | 第60-61页 |
4.5.2 “大不了_2”的来源 | 第61-63页 |
4.5.3 “大不了_3”的来源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A不了_1”与“V不了_2”的比较 | 第66-71页 |
5.1 “A不了_1”和“V不了_2”的相同点 | 第66-69页 |
5.1.1 情态意义相同 | 第66-67页 |
5.1.2 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相同 | 第67页 |
5.1.3 带状语的功能相同 | 第67-68页 |
5.1.4 对句类的选择相同 | 第68-69页 |
5.2 “A不了_1”和“V不了_2”的不同点 | 第69页 |
5.3 “A不了_1”和“V不了_2”的语法化联系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