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9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 通过研究改善现有小学英语课堂教活动学存在的问题,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帮助第12-13页
        2. 教材的不断更新,课堂要求的提高,需要英语教师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第13页
        3. 现阶段的对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能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基础,但缺乏针对性第13页
    (三)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 教学设计的革新有利于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第13-14页
        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专业水平,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活动第14-15页
    (四) 研究现状第15-18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五)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 文献法第18页
        2. 问卷法第18页
        3. 观察法第18页
        4. 案例法第18-19页
一、研究概述第19-25页
    (一)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概念第19-20页
    (二)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第20-23页
        1. 真实合理的目的性原则第21-22页
        2. 科学可行的层次性原则第22页
        3. 灵活多变的多样性原则第22页
        4.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第22-23页
    (三)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第23-25页
二、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5-34页
    (一) 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1.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第25-26页
        2. 教学活动设计忽视学生需求,内容不合理第26页
        3. 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过于随意,没有整体设计第26-27页
        4.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评价不及时,且过于单一第27-28页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第28-34页
        1.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第28-29页
        2. 传统语数大学科观点的束缚,学生对英语重视度低第29页
        3. 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第29-31页
        4. 小学教师工作繁琐,工作量大第31-32页
        5. 课堂实际因素制约部分课堂活动的实施第32-34页
三、不同课型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第34-48页
    (一) 听说课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第34-36页
        1. 在设计中,增加朗读训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第34页
        2. 坚持“准确性”和“真实性”并重第34-36页
    (二) 语音课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第36-40页
        1. 将音标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第37页
        2. 语音活动要多听音频进行模仿学习第37页
        3. 设计有趣生动的活动训练语音第37-40页
    (三) 词汇课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第40-43页
        1. 结合语境教词汇第40-41页
        2. 在语篇中学习词汇第41页
        3. 分层次、分阶段学习生词第41-43页
    (四) 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第43-48页
        1.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第43-44页
        2. 重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第44-48页
四、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第48-53页
    (一) 以学生为主体,扩宽思维模式第48-49页
        1. 教学设计不应是教师的活动,应当是双向的第48-49页
        2. 打开思维,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内第49页
    (二) 透析教材内容,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第49-50页
    (三) 优化教学设备和资源,解决课堂活动实施中的困难第50-51页
    (四) 注重细节,详细设计教学活动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附录第54-58页
    附录一: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现状及原因的研究(学生调查问卷)第54-56页
    附录二: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现状及原因的研究(教师调查问卷)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现实、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干预
下一篇: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以宜春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