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奏诠释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的生平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的贡献 | 第15-19页 |
一、作为作曲家的卡巴列夫斯基 | 第15-17页 |
二、作为音乐活动家的卡巴列夫斯基 | 第17-18页 |
三、作为音乐教育家的卡巴列夫斯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钢琴协奏曲》简介 | 第19-23页 |
一、《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地位 | 第19-20页 |
二、《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理论支柱 | 第20-21页 |
三、《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动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 | 第23-67页 |
第一节 曲式结构分析 | 第23-47页 |
一、第一乐章 | 第23-35页 |
二、第二乐章 | 第35-40页 |
三、第三乐章 | 第40-47页 |
第二节 和声调式分析 | 第47-59页 |
一、和弦材料 | 第47-50页 |
二、和声进行 | 第50-53页 |
三、终止式进行 | 第53-55页 |
四、调式特点 | 第55-59页 |
第三节 主题风格分析 | 第59-65页 |
一、歌唱性风格主题 | 第59-61页 |
二、舞蹈性风格主题 | 第61-63页 |
三、进行曲风格主题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诠释 | 第67-93页 |
第一节 演奏中对主题旋律的诠释 | 第67-76页 |
一、由单音构成的旋律 | 第67-70页 |
二、由双音构成的旋律 | 第70-72页 |
三、由八度构成的旋律 | 第72-73页 |
四、由和弦构成的旋律 | 第73-76页 |
第二节 演奏中对织体构成的诠释 | 第76-83页 |
一、由琶音构成的织体 | 第76-77页 |
二、由双音构成的织体 | 第77-78页 |
三、由和弦构成的织体 | 第78-81页 |
四、由三连音构成的织体 | 第81-83页 |
第三节 对音阶的演奏诠释 | 第83-86页 |
一、单手弹奏的音阶 | 第83页 |
二、双手交替共同完成的音阶 | 第83-84页 |
三、双手同步同向的音阶 | 第84-86页 |
第四节 对节奏与速度的演奏诠释 | 第86-91页 |
一、丰富多彩的节奏 | 第86-89页 |
二、频繁变化的速度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结语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