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本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初中古诗文教材选文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变革对古诗文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与改革 | 第14-19页 |
第二节 教学大纲变革下教材编写情况 | 第19-22页 |
一、选取“浅易”之作 | 第19-20页 |
二、文质兼美,具有人文情怀 | 第20-21页 |
三、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数目统计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整体及共有篇目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各套教材古诗文选篇比较分析 | 第23-28页 |
一、选文的题材 | 第23-24页 |
二、选文的体裁 | 第24-26页 |
三、选文的时代跨度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古诗文单元的结构特色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古诗文教材结构 | 第28-32页 |
第二节 每册古诗文教材结构安排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古诗文教材的单元结构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古诗文阅读课文的结构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古诗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各套古诗文教材使用情况的反思 | 第37-39页 |
一、1956年古诗文教材使用情况的使用评价与不足 | 第37页 |
二、1958年古诗文教材的反思 | 第37页 |
三、1963年古诗文教材的使用评价与反思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古诗文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9-43页 |
一、选文方面的建议 | 第39-41页 |
二、编排方面的建议 | 第41页 |
三、课文结构方面的建议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