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铝型材行业和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2.1 铝型材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论文的思路 | 第13页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铝型材牵引机的工艺要求和控制方案设计 | 第15-34页 |
2.1 铝型材牵引机的工艺要求 | 第15页 |
2.2 铝型材牵引机的控制工艺 | 第15-18页 |
2.2.1 铝型材牵引机简易运动模型 | 第15-16页 |
2.2.2 铝型材牵引机牵引过程划分 | 第16-18页 |
2.3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 第18-20页 |
2.3.1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针对性设计 | 第19-20页 |
2.3.2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构成 | 第20页 |
2.4 伺服系统控制方案分析 | 第20-23页 |
2.4.1 伺服系统概念与组成 | 第21-22页 |
2.4.2 伺服系统性能要求 | 第22-23页 |
2.5 伺服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第23-33页 |
2.5.1 PID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 第25-27页 |
2.5.2 不完全微分 PID 控制算法 | 第27-29页 |
2.5.3 控制系统通信方案的设计 | 第29-32页 |
2.5.4 本系统所采取的伺服控制设备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第34-43页 |
3.1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34-37页 |
3.1.1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34-35页 |
3.1.2 控制系统整体构成分析 | 第35-36页 |
3.1.3 各硬件模块及其功能 | 第36-37页 |
3.2 控制系统模块选择 | 第37-41页 |
3.2.1 SIMOTION 的选型 | 第38-39页 |
3.2.2 编码器的选择 | 第39页 |
3.2.3 接近开关的选择 | 第39-40页 |
3.2.4 人机界面的选择 | 第40页 |
3.2.5 无线交换机的选择 | 第40-41页 |
3.3 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各模块的分布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 第43-66页 |
4.1 硬件和网络的组态与配置 | 第43-47页 |
4.1.1 控制系统硬件的组态与实现 | 第43-44页 |
4.1.2 控制系统网络的组态与实现 | 第44-45页 |
4.1.3 PROFINET 网络中无线交换机的配置 | 第45-46页 |
4.1.4 控制系统电机和轴的配置 | 第46-47页 |
4.2 SIMOTION SCOUT 执行系统介绍 | 第47-50页 |
4.2.1 SIMOTION 执行系统的组成 | 第48-49页 |
4.2.2 SIMOTION 执行系统的配置 | 第49-50页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62页 |
4.3.1 控制系统程序变量初始化 | 第52-53页 |
4.3.2 控制系统复位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4.3.3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 第54-56页 |
4.3.4 部分关键控制功能的实现 | 第56-62页 |
4.4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5页 |
4.4.1 画面的设计 | 第62-64页 |
4.4.2 变量的创建 | 第64页 |
4.4.3 连接的建立 | 第64-65页 |
4.4.4 记录和显示变量 | 第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铝型材牵引机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及其调试方法 | 第66-74页 |
5.1 铝型材双牵引机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 | 第66-67页 |
5.2 该套控制方案的优势 | 第67-69页 |
5.2.1 与西门子 PLC+S120 解决方案比较 | 第68-69页 |
5.2.2 与格兰特设备的比较 | 第69页 |
5.3 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 第69-72页 |
5.3.1 现场调试的步骤 | 第70页 |
5.3.2 现场调试打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第70页 |
5.3.3 电机优化的方法 | 第70-71页 |
5.3.4 现场标定的方法 | 第71-72页 |
5.3.5 空载运行和生产试机的注意事项 | 第72页 |
5.4 项目中的技术难题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