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以Biomimetics翻译实践项目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翻译项目介绍 | 第8-10页 |
1.1 项目介绍 | 第8页 |
1.2 翻译文本性质 | 第8-9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2 学术意义 | 第9-10页 |
2 翻译过程 | 第10-13页 |
2.1 译前准备 | 第10-11页 |
2.1.1 熟悉科技文本特征 | 第10-11页 |
2.1.2 术语整理 | 第11页 |
2.1.3 翻译工具的选择 | 第11页 |
2.2 翻译过程 | 第11-12页 |
2.3 译后校对 | 第12-13页 |
3 翻译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3.1 目的论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3.2 目的论三大原则 | 第14-16页 |
3.2.1 目的原则 | 第14-15页 |
3.2.2 连贯原则 | 第15页 |
3.2.3 忠实原则 | 第15-16页 |
4 案例分析 | 第16-28页 |
4.1 基于目的原则的转译 | 第16-22页 |
4.1.1 一般情况下的转译 | 第17-19页 |
4.1.2 被动句的转译 | 第19-21页 |
4.1.3 长难句的转译 | 第21-22页 |
4.2 基于连贯原则的增译 | 第22-24页 |
4.3 基于忠实原则的直译 | 第24-28页 |
5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附录1 翻译实践原文(节选) | 第31-70页 |
附录2 翻译实践译文(节选) | 第70-103页 |
附录3 术语表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