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变速箱换挡清晰度和二次冲击的评价与改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机械式变速箱换挡性能评价现状 | 第10-15页 |
1.2.1 主观评价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客观评价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机械式变速箱换挡性能改善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换挡机构模型建立 | 第19-51页 |
2.1 换挡杆模型 | 第19-27页 |
2.1.1 换挡杆 | 第19-26页 |
2.1.2 换挡拉线 | 第26-27页 |
2.2 换挡摇臂轴模型 | 第27-35页 |
2.2.1 选换挡摇臂 | 第28-30页 |
2.2.2 定位销 | 第30-34页 |
2.2.3 换挡拨指 | 第34-35页 |
2.3 同步器模型 | 第35-50页 |
2.3.1 预同步阶段 | 第36-38页 |
2.3.2 同步阶段 | 第38-44页 |
2.3.3 拨环阶段 | 第44-46页 |
2.3.4 自由滑行阶段 | 第46-48页 |
2.3.5 啮合阶段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换挡过程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51-63页 |
3.1 选换挡过程仿真 | 第51-55页 |
3.1.1 选挡力和位移 | 第51-53页 |
3.1.2 换挡力和位移 | 第53-55页 |
3.2 实验设备介绍 | 第55-58页 |
3.2.1 YD-I型试验台 | 第55-56页 |
3.2.2 GSQE换挡品质评价系统 | 第56-58页 |
3.3 仿真结果与实验验证 | 第58-61页 |
3.3.1 选换挡行程验证 | 第58-59页 |
3.3.2 选挡力和位移验证 | 第59-60页 |
3.3.3 换挡力和位移验证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换挡清晰度与二次冲击的评价与改善 | 第63-75页 |
4.1 换挡清晰度的评价 | 第63-68页 |
4.1.1 选换挡行程 | 第63-64页 |
4.1.2 选挡力和位移 | 第64-66页 |
4.1.3 换挡力和位移 | 第66-68页 |
4.2 二次冲击的评价 | 第68-69页 |
4.3 换挡清晰度和二次冲击的改善 | 第69-73页 |
4.3.1 换挡清晰度的改善 | 第69-71页 |
4.3.2 二次冲击的改善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仿真代码 | 第81-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