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7-8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第二章 农民工子女学习权缺失状况的现象透视 | 第10-14页 |
一、经济困难使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教育无缘 | 第10-11页 |
二、社会排斥将进城农民工子女拒于“千里”之外 | 第11页 |
三、文化不利再次阻止了进城农民工子女享受学习的权利 | 第11-12页 |
四、心理阴影成为影响其学习权实现的继发性因素 | 第12页 |
五、家庭环境——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城市化的樊篱 | 第12-13页 |
六、学习权视角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农民工子女学习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14-20页 |
一、户籍制度给进城农民工套上了身份枷锁 | 第14-15页 |
二、社会转型及社会分层使进城农民工地位不断下陷 | 第15-17页 |
三、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给了流入地政府推脱的依据和借口 | 第17-20页 |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学习权的补偿机制探索 | 第20-27页 |
一、试论补偿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二、补偿主体——流入地政府 | 第22-23页 |
三、补偿范畴——全方位,有重点进行补偿 | 第23-24页 |
四、补偿的具体措施 | 第24-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后记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