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基于仿真和实验分析的的管道施工机械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5页
    1.2 课题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国外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管道施工机械手的机械原理分析第23-53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管道空间运动姿态分析第24页
    2.3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分析第24-26页
    2.4 机械手的搭载平台第26-27页
    2.5 管道施工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分析第27-30页
        2.5.1 回转连接平台第27-28页
        2.5.2 十字导轨和移动小车第28-29页
        2.5.3 自锁叉式提升机构工作原理分析第29-30页
    2.6 叉式提升机构压紧力与管道强度的分析第30-34页
        2.6.1 求解叉式提升机构的相关参数第30-31页
        2.6.2 求解叉式提升机构自锁卡手复位力第31-32页
        2.6.3 叉式提升机构受力分析第32-34页
        2.6.4 校核管道强度第34页
    2.7 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第34-43页
        2.7.1 机械手运动学正解第34-37页
        2.7.2 机械手运动学逆解第37页
        2.7.3 求解机械手雅可比矩阵第37-39页
        2.7.4 用速度递推公式求解机械手的速度第39-42页
        2.7.5 机械手运动学仿真第42-43页
    2.8 机械手的动力学分析第43-52页
        2.8.1 牛顿-欧拉动力学递推算法第43-45页
        2.8.2 机械手动力学分析第45-52页
    2.9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管道施工机械手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实验第53-72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管道施工机械手虚拟样机建模第54-58页
        3.2.1 模型简化第54页
        3.2.2 检测装配模型第54-55页
        3.2.3 转换模型第55页
        3.2.4 工作环境和模型的设置第55-56页
        3.2.5 施加约束第56页
        3.2.6 施加驱动第56-58页
    3.3 虚拟样机建模的关键问题第58-64页
        3.3.1 滚动导轮冗余约束的处理第58-60页
        3.3.2 机械手刚柔混合建模第60-61页
        3.3.3 滚动摩擦力模型第61-63页
        3.3.4 模型的验证第63-64页
    3.4 管道施工机械手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第64-71页
        3.4.1 动力学仿真第64-67页
        3.4.2 实验分析第67-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管道施工机械手光电定位技术研究第72-91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机械手光电定位系统分析第73-75页
        4.2.1 光电定位系统概述第73-74页
        4.2.2 光电定位系统组成第74-75页
    4.3 光电定位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第75-87页
        4.3.1 单靶定位分析第76页
        4.3.2 双靶定位分析第76-81页
        4.3.3 三靶定位分析第81-87页
    4.4 光电定位系统实验分析第87-90页
        4.4.1 数据采集测试第87-89页
        4.4.2 无线通信测试第89页
        4.4.3 实验结果分析第89-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管道施工机械手的控制策略研究第91-121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机器人控制概况第91-96页
        5.2.1 机器人动态控制问题第92-93页
        5.2.2 机器人动态控制方法简介第93-96页
    5.3 管道施工机械手的控制策略研究第96-113页
        5.3.1 机械手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第96-98页
        5.3.2 机械手控制方法分析第98-99页
        5.3.3 管道施工机械手的RBF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第99-103页
        5.3.4 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第103-109页
        5.3.5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仿真分析第109-113页
    5.4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分析第113-119页
        5.4.1 控制系统的总体要求第113-114页
        5.4.2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14页
        5.4.3 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第114-117页
        5.4.4 控制系统的下位机第117-119页
    5.5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4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121-123页
    6.2 工作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34-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度TRIP钢组织性能表征及基于微观组织的有限元模拟
下一篇:切换系统的输出跟踪与调节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