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1.1 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 | 第9页 |
1.1.2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影响其心理健康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3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6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1.3.1 自我意识 | 第16页 |
1.3.2 心理健康 | 第16页 |
1.3.3 中学生 | 第16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2.1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2.3.1 自我意识量表 | 第18-19页 |
2.3.2 症状自评量表 | 第19页 |
2.4 研究程序 | 第19-20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1-31页 |
3.1 中学生自我意识状况 | 第21-23页 |
3.1.1 中学生自我意识整体特征 | 第21页 |
3.1.2 中学生自我意识性别差异 | 第21页 |
3.1.3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年级差异 | 第21-23页 |
3.1.4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城乡差异 | 第23页 |
3.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第23-27页 |
3.2.1 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2.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第24-25页 |
3.2.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 第25-27页 |
3.2.4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城乡差异 | 第27页 |
3.3 高、中、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第27-29页 |
3.4 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3.5 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6页 |
4.1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 第31-32页 |
4.1.1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特征 | 第31页 |
4.1.2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年级特征 | 第31-32页 |
4.1.3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城乡特征 | 第32页 |
4.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 第32-34页 |
4.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特征 | 第33页 |
4.2.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特点 | 第33-34页 |
4.2.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城乡特点 | 第34页 |
4.3 中学生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34-3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6-42页 |
5.1 结论 | 第36页 |
5.2 建议 | 第36-41页 |
5.2.1 加强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36-37页 |
5.2.2 狠抓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37-38页 |
5.2.3 重视中学男生的行为引导 | 第38-39页 |
5.2.4 突出自我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 第39-41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