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食源性致病菌的概述 | 第12页 |
1.1.2 大肠杆菌O157:H7的概述 | 第12-13页 |
1.2 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传统分离培养检测方法 | 第14页 |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1.2.3 免疫学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1.3 核酸探针信号放大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1.3.1 滚环扩增(RCA)放大检测方法 | 第18页 |
1.3.2 链置换扩增(SDA)放大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杂交链式反应(HCR)放大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4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反应体系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传统的双抗夹心ELISA | 第23-30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1 主要实验菌株 | 第24页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2.4 实验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1 单抗加入浓度的优化 | 第25页 |
2.3.2 双抗夹心ELISA检测步骤 | 第25页 |
2.3.3 培养基、牛奶中的大肠杆菌O157:H7灵敏度研究 | 第25-26页 |
2.3.4 对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4.1 单抗加入浓度对ELISA结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2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灵敏度评价结果 | 第27-28页 |
2.4.3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评价结果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信号放大的ELISA | 第30-38页 |
3.1 前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2.1 主要实验菌株 | 第31页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3.2.4 实验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3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3.1 生物素偶联抗体 | 第32-33页 |
3.3.2 ELISA方法验证生物素偶联抗体情况 | 第33页 |
3.3.3 生物素化抗体加入浓度的优化 | 第33页 |
3.3.4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步骤 | 第33-34页 |
3.3.5 培养基、牛奶中的大肠杆菌O157:H7灵敏度研究 | 第34页 |
3.3.6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 | 第3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3.4.1 生物素偶联抗体验证结果 | 第34-35页 |
3.4.2 生物素化抗体加入浓度的优化 | 第35-36页 |
3.4.3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方法灵敏度评价结果 | 第36-37页 |
3.4.4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方法特异性评价结果 | 第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HCR及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信号放大系统ELISA | 第38-60页 |
4.1 前言 | 第38-40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4.2.1 主要实验菌株 | 第40页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0页 |
4.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0页 |
4.2.4 实验相关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40-4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4.3.1 胶体金制备 | 第41-42页 |
4.3.2 HCR反应序列的前期处理 | 第42页 |
4.3.3 胶体金标记大肠杆菌O157:H7单抗及DNA1 | 第42页 |
4.3.4 新型ELISA检测步骤 | 第42-43页 |
4.3.5 大肠杆菌O157:H7多抗包被浓度的优化 | 第43页 |
4.3.6 封闭剂的优化 | 第43-44页 |
4.3.7 生物素化H1及H2加入浓度的优化 | 第44页 |
4.3.8 HCR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44页 |
4.3.9 酶反应动力学时间和温度的优化 | 第44-45页 |
4.3.10 对培养基的大肠杆菌O157:H7灵敏度研究 | 第45页 |
4.3.11 对该信号放大ELIS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 | 第45-46页 |
4.3.12 对加标牛奶样品的灵敏度进行评价 | 第46页 |
4.3.13 三种ELISA方法对比 | 第4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4.4.1 胶体金粒径表征 | 第46-47页 |
4.4.2 胶体金粒径的选择 | 第47-49页 |
4.4.3 最适粒径胶体金的表征 | 第49页 |
4.4.4 HCR反应的表征 | 第49-50页 |
4.4.5 实验参数优化结果 | 第50-58页 |
4.4.6 三种ELISA实验对比结果 | 第58页 |
4.5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1.1 传统的双抗夹心ELISA | 第60页 |
5.1.2 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信号放大ELISA | 第60页 |
5.1.3 基于HCR及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信号放大系统ELISA | 第60-61页 |
5.1.4 信号放大ELISA与双抗夹心ELISA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对比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5.2.1 新型载体标记大肠杆菌O157:H7单抗及DNA1 | 第61页 |
5.2.2 设计反应效率更高的HCR序列 | 第61-62页 |
5.2.3 建立免疫层析HCR信号放大方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附录1 主要实验菌株 | 第73-74页 |
附录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74-75页 |
附录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75-76页 |
个人介绍 | 第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