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国内外轮胎/车轮均匀性及相关汽车振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轮胎/车轮均匀性及相关汽车振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轮胎/车轮均匀性及相关汽车振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轮胎/车轮均匀性及相关汽车振动 | 第19-32页 |
2.1 轮胎/车轮均匀性 | 第19-21页 |
2.1.1 轮胎/车轮均匀性概述 | 第19-20页 |
2.1.2 轮胎/车轮均匀性对汽车振动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 考虑轮胎/车轮不均匀的汽车四分之一振动模型 | 第21-25页 |
2.2.1 尺寸不均匀等效 | 第21-22页 |
2.2.2 刚度不均匀等效 | 第22页 |
2.2.3 轮胎/车轮不均匀等效模型 | 第22-24页 |
2.2.4 汽车四分之一振动模型 | 第24-25页 |
2.3 不均匀产生激励力下的振动响应 | 第25-30页 |
2.3.1 响应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3.2 响应结果评价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某皮卡道路行驶振动试验 | 第32-56页 |
3.1 汽车振动主要激励源 | 第32-34页 |
3.1.1 不平路面激励 | 第32页 |
3.1.2 发动机激励 | 第32-34页 |
3.1.3 传动轴激励 | 第34页 |
3.2 道路行驶振动试验 | 第34-55页 |
3.2.1 试验流程 | 第34-35页 |
3.2.2 试验设备 | 第35页 |
3.2.3 测点选择 | 第35页 |
3.2.4 测试工况 | 第35-37页 |
3.2.5 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37-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异常振动传递路径分析 | 第56-63页 |
4.1 车轮总成偏频试验 | 第56-57页 |
4.2 车架/车身模态试验 | 第57-61页 |
4.2.1 车架模态试验 | 第57-59页 |
4.2.2 车身模态试验 | 第59-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皮卡车架有限元建模 | 第63-72页 |
5.1 有限元法 | 第63-67页 |
5.1.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63-64页 |
5.1.2 有限元法基础理论 | 第64-67页 |
5.2 车架有限元建模 | 第67-70页 |
5.2.1 Hyperworks软件简介 | 第67-68页 |
5.2.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5.3 车架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皮卡异常振动解决方案 | 第72-82页 |
6.1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车架结构优化 | 第72-76页 |
6.1.1 灵敏度分析理论 | 第72-73页 |
6.1.2 车架灵敏度分析及优化 | 第73-76页 |
6.2 轮胎/车轮均匀性检测 | 第76-80页 |
6.2.1 车轮总成动平衡检测 | 第77页 |
6.2.2 轮胎不圆度检测 | 第77-80页 |
6.2.3 车轮选配安装 | 第8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总结 | 第82-83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