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研究

前言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6-3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0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6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6-27页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27-29页
        1.3.1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3.2 结构安排第28-29页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9-32页
        1.4.1 可能创新第29-30页
        1.4.2 不足之处第30-32页
第2章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2-54页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32-36页
        2.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产生第32-33页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第33-34页
        2.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第34-35页
        2.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第35-36页
    2.2 劳动经济学理论第36-40页
        2.2.1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第36-37页
        2.2.2 劳动经济学的发展第37-38页
        2.2.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38-40页
    2.3 制度创新与变迁理论第40-45页
        2.3.1 制度创新理论第40-41页
        2.3.2 制度变迁理论第41-45页
    2.4 劳资关系理论第45-50页
        2.4.1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第46-48页
        2.4.2 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第48-50页
    2.5 交易成本理论第50-54页
        2.5.1 交易成本的性质第50-51页
        2.5.2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第51-54页
第3章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理论分析第54-74页
    3.1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第54-57页
        3.1.1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概念第54-55页
        3.1.2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特征第55-57页
    3.2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构成与功能第57-61页
        3.2.1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构成第57-59页
        3.2.2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功能第59-61页
    3.3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效率第61-65页
        3.3.1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静态效率第61-62页
        3.3.2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适应性效率第62-63页
        3.3.3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效率递减第63-64页
        3.3.4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效率提升路径第64-65页
    3.4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变迁第65-68页
        3.4.1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变迁动力第65-67页
        3.4.2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变迁目标与方式第67-68页
    3.5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与资产专用性第68-74页
        3.5.1 国有企业资产专用性第69-70页
        3.5.2 国有企业专用性资产投资第70-74页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分析第74-108页
    4.1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变迁第74-83页
        4.1.1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第74-77页
        4.1.2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第77-83页
    4.2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现状第83-91页
        4.2.1 相关法律法规分析第83-84页
        4.2.2 企业内部用工制度分析第84-91页
    4.3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正效应第91-96页
        4.3.1 提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第91-93页
        4.3.2 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第93-96页
    4.4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96-103页
        4.4.1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96-97页
        4.4.2 薪酬制度不公平第97-99页
        4.4.3 培训制度不完善第99-100页
        4.4.4 忽视职工民主参与权第100-101页
        4.4.5 企业用工文化缺失第101-103页
    4.5 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第103-108页
        4.5.1 制度设计及实施成本高第103-104页
        4.5.2 劳动力市场不成熟第104-105页
        4.5.3 产权归属不清第105-106页
        4.5.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106-108页
第5章 国外企业用工制度及其启示第108-122页
    5.1 国外企业用工制度第108-118页
        5.1.1 美国企业用工制度第108-111页
        5.1.2 欧洲发达国家企业用工制度第111-115页
        5.1.3 日本企业用工制度第115-116页
        5.1.4 发展中国家企业用工制度第116-118页
    5.2 国外企业用工制度的启示第118-122页
        5.2.1 发挥市场作用第118-119页
        5.2.2 完善企业用工法律法规第119页
        5.2.3 建立符合国情的工会及集体谈判制度第119-120页
        5.2.4 加强职工培育及激励第120-121页
        5.2.5 进行渐进式制度变迁第121-122页
第6章 完善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对策第122-136页
    6.1 国家层面的对策第122-125页
        6.1.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第122-123页
        6.1.2 发展劳动力市场第123-124页
        6.1.3 转变政府职能第124-125页
    6.2 企业层面的对策第125-136页
        6.2.1 探索新型用工模式第125-128页
        6.2.2 完善职工权益保护制度第128-129页
        6.2.3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用工文化第129-130页
        6.2.4 完善职工培训机制第130-131页
        6.2.5 完善职工薪酬制度第131-133页
        6.2.6 完善职工招聘制度第133-136页
结论第136-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0页
作者简介第150-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