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10页
ABSTRACT第10-16页
第1章 绪论第22-4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22-27页
        1.1.1 选题背景第22-24页
        1.1.2 研究意义第24-27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7-41页
        1.2.1 高新区概念的界定第27-28页
        1.2.2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第28-31页
        1.2.3 关于资源和资源配置的研究第31-35页
        1.2.4 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第35-38页
        1.2.5 政府规制与资源配置第38-41页
    1.3 研究方法第41-43页
        1.3.1 案例分析方法第41-42页
        1.3.2 比较研究方法第42页
        1.3.3 系统分析方法第42-4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43-46页
        1.4.1 创新之处第43-44页
        1.4.2 研究不足第44-46页
第2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第46-70页
    2.1 中国高新区发展概况第46-53页
        2.1.1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史第46-48页
        2.1.2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第48-51页
        2.1.3 高新区相关政策演变第51-53页
    2.2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一般分析第53-64页
        2.2.1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第54-55页
        2.2.2 高新区内产业集聚的特殊性第55-58页
        2.2.3 中国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比较分析第58-61页
        2.2.4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剖析第61-64页
    2.3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4-70页
        2.3.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依然稀缺第64-66页
        2.3.2 集聚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第66-67页
        2.3.3 以加工制造为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第67-68页
        2.3.4 区域文化匮乏,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第68-70页
第3章 社会资源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第70-106页
    3.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关系第70-77页
        3.1.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第70-73页
        3.1.2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第73-75页
        3.1.3 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第75-77页
    3.2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对产业集聚的促进第77-81页
        3.2.1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节约产业集聚的成本第77-78页
        3.2.2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提升产业集聚的效益第78-79页
        3.2.3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发挥产业集聚的制度优势第79-80页
        3.2.4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第80-81页
    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第81-86页
        3.3.1 社会资源对产业集聚影响的评价模型第81-83页
        3.3.2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评价第83-84页
        3.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评价分析第84-86页
    3.4 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典型案例分析第86-106页
        3.4.1 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第86-90页
        3.4.2 苏州高新区产业集聚第90-95页
        3.4.3 中山高新区产业集聚第95-99页
        3.4.4 长春高新区产业集聚第99-106页
第4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及启示第106-128页
    4.1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评述第106-123页
        4.1.1 美国硅谷产业集聚第106-112页
        4.1.2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聚第112-115页
        4.1.3 台湾地区新竹产业集聚第115-120页
        4.1.4 日本筑波科技城高科技产业集聚第120-123页
    4.2 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启示第123-128页
        4.2.1 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第123-124页
        4.2.2 技术和知识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124-125页
        4.2.3 充满风险与竞争的创业环境对产业集聚的激励作用第125-126页
        4.2.4 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第126-127页
        4.2.5 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要与科技产业园相匹配第127-128页
第5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建议第128-156页
    5.1 社会资源配置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第128-134页
        5.1.1 政府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第128-131页
        5.1.2 市场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131-134页
    5.2 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第134-138页
        5.2.1 融资制度创新第134-135页
        5.2.2 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第135-137页
        5.2.3 管理制度创新第137-138页
    5.3 加强区域文化培育第138-141页
        5.3.1 鼓励要素自由流动第139页
        5.3.2 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第139-140页
        5.3.3 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第140页
        5.3.4 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第140-141页
    5.4 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第141-142页
        5.4.1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第141页
        5.4.2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第141-142页
        5.4.3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第142页
        5.4.4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第142页
    5.5 完善金融资本环境第142-144页
        5.5.1 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第143-144页
        5.5.2 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第144页
    5.6 提高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第144-147页
        5.6.1 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第145-146页
        5.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第146页
        5.6.3 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第146-147页
    5.7 调整产业结构第147-151页
        5.7.1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性第147-148页
        5.7.2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特殊性第148-150页
        5.7.3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第150-151页
    5.8 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集聚第151-156页
        5.8.1 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和产业同构第151-152页
        5.8.2 探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第152-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8-169页
致谢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GPRS的嘉峪关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