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1-23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 2.1 湖南省建设银行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 2.2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况 | 第25-30页 |
| 2.2.1 内部审计体制 | 第25-27页 |
| 2.2.2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 第27-28页 |
| 2.2.3 主要职责 | 第28页 |
| 2.2.4 制度建设 | 第28页 |
| 2.2.5 审计项目实施情况 | 第28-30页 |
| 2.3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 2.3.1 内容和范围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 2.3.2 个别问题未能客观揭示 | 第31页 |
| 2.3.3 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 第31-32页 |
| 2.3.4 审计成果利用率低 | 第32页 |
| 2.3.5 项目作业程序欠规范 | 第32-34页 |
| 2.4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 2.4.1 内部环境观念相对落后 | 第34-35页 |
| 2.4.2 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 第35页 |
| 2.4.3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35-37页 |
| 2.4.4 审计问责制未能真正建立 | 第37页 |
| 2.4.5 缺乏具体的项目质量控制标准 | 第37-39页 |
| 第3章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39-54页 |
| 3.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 3.1.1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 3.1.2 主要原则 | 第39-40页 |
| 3.1.3 主要目标 | 第40-41页 |
| 3.2 营造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环境 | 第41-42页 |
| 3.2.1 统一各层级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 第42页 |
| 3.2.2 扩展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责 | 第42页 |
| 3.3 确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 | 第42-43页 |
| 3.3.1 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定位 | 第43页 |
| 3.3.2 赋予审计行使处罚建议权 | 第43页 |
| 3.4 设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 | 第43-46页 |
| 3.4.1 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审计队伍建设规划 | 第43-45页 |
| 3.4.2 提高非现场审计技术的应用水平 | 第45-46页 |
| 3.5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手段 | 第46-49页 |
| 3.5.1 建立制度约束 | 第46-48页 |
| 3.5.2 建立内部审计督导 | 第48-49页 |
| 3.6 规范内部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控制标准 | 第49-54页 |
| 3.6.1 审前流程 | 第49-50页 |
| 3.6.2 审中流程 | 第50-53页 |
| 3.6.3 审后流程 | 第53-54页 |
| 第4章 湖南省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第54-61页 |
| 4.1 实施步骤 | 第54-55页 |
| 4.1.1 统筹规划 | 第54-55页 |
| 4.1.2 责任分解 | 第55页 |
| 4.1.3 落实执行 | 第55页 |
| 4.2 保障措施 | 第55-59页 |
| 4.2.1 加大内部审计责任追究 | 第55-56页 |
| 4.2.2 定期开展内评估 | 第56-58页 |
| 4.2.3 强化与被审计对象的联系 | 第58-59页 |
| 4.3 预期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