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雅”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 第7-13页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写作思路与词条来源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雅”的语义系统 | 第15-25页 |
第一节 “雅”的语义探源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辞书中有关“雅”字的语义分析 | 第18-25页 |
第二章 儒家和道家观念中的“雅”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儒家观念中的“雅” | 第25-29页 |
第二节 道家观念中的“雅” | 第29-3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后世各名家观念中的“雅” | 第33-45页 |
第一节 王充思想中的“雅”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刘勰思想中的“雅” | 第35-37页 |
第三节 三部《诗品》中的“雅” | 第37-4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雅”与“礼”、“俗” | 第45-51页 |
第一节 “雅”与“礼” | 第45-47页 |
第二节 “雅”与“俗”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 第51-53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51页 |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不足 | 第51-53页 |
附录:与“雅”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目录 | 第5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