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5页 |
·可可脂 | 第18-19页 |
·油脂的生理功能及其消化与吸收 | 第19-23页 |
·油脂的生理功能 | 第19-20页 |
·油脂的消化与吸收及其运输过程 | 第20-23页 |
·肥胖问题与低能量脂肪 | 第23-25页 |
·油脂与肥胖 | 第23页 |
·低能量油脂 | 第23-25页 |
·酯交换反应制备低能量油脂 | 第25-26页 |
·化学法 | 第25页 |
·脂肪酶法 | 第25-26页 |
·高酸值油脂的脱酸方法 | 第26-31页 |
·液-液萃取脱酸法 | 第27页 |
·分子蒸馏 | 第27-30页 |
·离子交换树脂 | 第30-31页 |
·测定低能量油脂能量有效性的方法 | 第31-32页 |
·平行实验法 | 第31页 |
·同位素法 | 第31-32页 |
·动物成长实验法 | 第3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固定化脂肪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低能量可可脂 | 第35-6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3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37页 |
·固定化脂肪酶的筛选 | 第37页 |
·酰基供体的筛选 | 第37-38页 |
·反应体系的筛选 | 第3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制备 | 第38页 |
·固定化脂肪酶的重复使用 | 第38页 |
·响应面设计 | 第38-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9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 第39-40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熔点测定 | 第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9页 |
·可可脂的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组成 | 第40-41页 |
·固定化脂肪酶促酯交换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41-47页 |
·工艺参数对脂肪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低能量可可脂的影响 | 第47-51页 |
·固定化脂肪酶的重复使用 | 第51-52页 |
·响应面设计优化脂肪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低能量可可脂的工艺参数 | 第52-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低能量可可脂的酶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61-6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1-6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1页 |
·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固定化脂肪酶 Lipozyme TL IM 催化酯交换反应 | 第62页 |
·反应初速度的测定 | 第62页 |
·分析方法 | 第62页 |
·固定化脂肪酶促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推导 | 第62-65页 |
·动力学模型 1 | 第62-63页 |
·动力学模型 2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底物比例对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酯交换过程中甘油三酯浓度的变化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液-液萃取联合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精制低能量可可脂 | 第69-9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9-7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9-70页 |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3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制备 | 第70页 |
·离子交换树脂及大孔吸附树脂的前处理 | 第70-71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液-液萃取脱酸精制 | 第71页 |
·液-液萃取联合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法精制低能量可可脂 | 第71-72页 |
·D202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72-73页 |
·分析方法 | 第73页 |
·低能量可可脂酸值的测定 | 第73页 |
·统计分析 | 第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93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液-液萃取脱酸法精制 | 第73-76页 |
·液-液萃取联合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精制低能量可可脂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76-86页 |
·D202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86-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分子蒸馏脱酸精制低能量可可脂 | 第95-11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95-9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95页 |
·实验仪器 | 第95-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9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制备 | 第96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分子蒸馏脱酸精制 | 第96-97页 |
·低能量可可脂分子蒸馏脱酸精制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97-98页 |
·分析方法 | 第98页 |
·低能量可可脂酸值的测定 | 第9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罗维朋色度的测定 | 第9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9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 第98页 |
·统计分析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3页 |
·分子蒸馏脱酸精制低能量可可脂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98-105页 |
·响应面法优化低能量可可脂的分子蒸馏脱酸工艺条件 | 第105-112页 |
·三种脱酸方法对低能量可可脂性质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动物成长法评价低能量可可脂的能量值 | 第115-12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15-11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15-116页 |
·实验仪器 | 第116页 |
·实验动物与饲料配制 | 第116页 |
·实验动物 | 第116页 |
·饲料配制 | 第1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16-11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能量测定 | 第116-117页 |
·高脂饮食实验 | 第117页 |
·血浆中总脂肪的提取 | 第117页 |
·粪便中总脂肪的提取 | 第117页 |
·肝脏组织上清液的制备 | 第117页 |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与纯化 | 第117-1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18-119页 |
·血浆及粪便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118页 |
·大鼠身体指数的测定 | 第118页 |
·血浆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第118页 |
·血脂指标的测定 | 第118-119页 |
·统计分析 | 第1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8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能量值评价 | 第119-123页 |
·高脂饮食实验 | 第123-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低能量可可脂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129-14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29-1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29-130页 |
·实验仪器 | 第130页 |
·实验方法 | 第130-131页 |
·低能量可可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130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热分析 | 第130-131页 |
·分析方法 | 第131-133页 |
·低能量可可脂化学常数的测定 | 第131-132页 |
·低能量可可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132页 |
·γ-生育酚的测定 | 第132页 |
·BHT 的测定 | 第132-133页 |
·统计分析 | 第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3-140页 |
·低能量可可脂化学常数的分析 | 第133-134页 |
·可可脂及低能量可可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134-135页 |
·抗氧化剂对低能量可可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135-137页 |
·低能量可可脂的热分析 | 第137-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4页 |
一、结论 | 第141-142页 |
二、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三、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60页 |
附录 | 第160-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附件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