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研究年份分析 | 第13-14页 |
1.3.2 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研究主题分析 | 第14页 |
1.3.3 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研究内容分析 | 第14-18页 |
1.3.3.1 政策执行力内涵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3.2 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的研究 | 第16-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1.4.2.2 调查研究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概述 | 第20-2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地方政府 | 第20页 |
2.1.2 教育政策执行力 | 第20-21页 |
2.1.3 政策执行力评估 | 第21页 |
2.1.4 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2.2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主体 | 第22-25页 |
2.2.1 教育政策制定群体 | 第22-23页 |
2.2.2 教育政策执行群体 | 第23页 |
2.2.3 教育政策目标群体 | 第23-24页 |
2.2.4 第三部门 | 第24-25页 |
2.3 构建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3.1 组织理论 | 第25-26页 |
2.3.2 政策过程理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42页 |
3.1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3.1.1 全面性与实用性 | 第27页 |
3.1.2 代表性与结构性 | 第27-28页 |
3.2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的价值观取向 | 第28-29页 |
3.2.1 效率取向 | 第28-29页 |
3.2.2 公平取向 | 第29页 |
3.3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的初步探索 | 第29-33页 |
3.3.1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能力 | 第29-31页 |
3.3.1.1 教育政策领悟能力 | 第30-31页 |
3.3.1.2 教育政策贯彻、落实能力 | 第31页 |
3.3.2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度 | 第31-32页 |
3.3.2.1 执行刚度 | 第31-32页 |
3.3.2.2 资源投入力度 | 第32页 |
3.3.3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效度 | 第32-33页 |
3.3.3.1 社会效益度 | 第32-33页 |
3.3.3.2 社会满意度 | 第33页 |
3.4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构建 | 第33-35页 |
3.5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35-38页 |
3.6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 | 第38-42页 |
3.6.1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 第38页 |
3.6.2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效度分析 | 第38-42页 |
第4章 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实施策略—以焦作市X区就近入学政策执行力评估为例 | 第42-48页 |
4.1 筹划 | 第42-45页 |
4.1.1 确定评估政策 | 第42-43页 |
4.1.2 明确评估内容 | 第43-44页 |
4.1.3 设计评估方案 | 第44-45页 |
4.2 运作 | 第45-46页 |
4.2.1 调查问卷 | 第45页 |
4.2.2 确定分值与进行计算 | 第45-46页 |
4.3 反馈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附录 1 | 第55-57页 |
附录 2 | 第57-59页 |
附录 3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