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湖南苗族民间音乐简介 | 第9-10页 |
第二节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2页 |
一、湖南苗歌研究 | 第10-11页 |
二、湖南苗族鼓舞研究 | 第11页 |
三、仪式音乐活动研究 | 第11-12页 |
四、民族文化研究 | 第12页 |
第三节 当前研究空缺、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湖南苗族祭祀音乐文化背景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湖南苗族种属源流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湖南苗族音乐文化属性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明清以来湖南苗族地区管理政策的演变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湖南苗族“椎牛祭”音乐的产生与演变 | 第22-58页 |
第一节 明成化至清康熙时期:苗族“椎牛祭”音乐的滥觞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清雍乾时期:苗族“椎牛祭”音乐的完善 | 第25-43页 |
一、“椎牛祭”仪程解析 | 第25-27页 |
二、“椎牛祭”音乐表演形态 | 第27-43页 |
第三节 嘉庆至民国时期:苗族“椎牛祭”音乐的演变 | 第43-58页 |
一、“椎牛祭”活动的演变 | 第44-47页 |
二、渗入岁时节令中的“椎牛祭”乐舞 | 第47-50页 |
三、“椎牛祭”音乐演变原因分析 | 第50-58页 |
第三章 苗族“椎牛祭”音乐文化演变之意义 | 第58-63页 |
第一节“椎牛祭”音乐演变之评价 | 第58-60页 |
一、“椎牛祭”音乐演变轨迹 | 第58-59页 |
二、“椎牛祭”音乐演变的历史意义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接通“椎牛祭”音乐文化之意义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一)湖南苗瑶“源与流”示意图 | 第70-71页 |
附录(二)清代和民国时期湖南地方志存见情况表 | 第71-72页 |
附录(三)所阅湖南地方志目录 | 第72-75页 |
附录(四)清代地方志中官员治理苗疆奏折情况表 | 第75-78页 |
附录(五)重要奏折的原文内容 | 第78-82页 |
附录(六)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