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0-23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20-22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41页 |
2.1 创造性绩效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2.1.1 创造性绩效的概念与测量 | 第23-24页 |
2.1.2 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2.2 反馈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 第28-29页 |
2.3 反馈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29-36页 |
2.3.1 反馈环境的概念与超越性 | 第29-33页 |
2.3.2 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 | 第33-34页 |
2.3.3 反馈环境的影响机制 | 第34-36页 |
2.4 问题的提出 | 第36-41页 |
2.4.1 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36-37页 |
2.4.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37-41页 |
3 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内容结构研究 | 第41-66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41页 |
3.2 创造性反馈环境的构思开发 | 第41-49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3.2.2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分析 | 第41-47页 |
3.2.3 理论建构 | 第47-49页 |
3.3 创造性反馈环境的构思验证 | 第49-61页 |
3.3.1 研究目的 | 第49-50页 |
3.3.2 量表开发 | 第50-51页 |
3.3.3 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1-56页 |
3.3.4 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 第56-61页 |
3.4 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差异及对创造性绩效影响差异的比较 | 第61-63页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63-66页 |
4 创造性反馈环境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66-109页 |
4.1 子研究一: 创造性反馈环境影响的动态情感机制研究 | 第66-87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66-69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69-75页 |
4.1.3 研究方法 | 第75-77页 |
4.1.4 研究结果 | 第77-83页 |
4.1.5 讨论与结论 | 第83-87页 |
4.2 子研究二: 基于反馈寻求的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87-109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87-89页 |
4.2.2 研究假设 | 第89-92页 |
4.2.3 研究方法 | 第92-93页 |
4.2.4 研究结果 | 第93-105页 |
4.2.5 讨论与结论 | 第105-109页 |
5 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研究 | 第109-144页 |
5.1 子研究一: 反馈寻求对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109-124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109-111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111-114页 |
5.1.3 研究方法 | 第114-116页 |
5.1.4 研究结果 | 第116-121页 |
5.1.5 讨论与结论 | 第121-124页 |
5.2 子研究二: 创造性绩效对创造性反馈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124-141页 |
5.2.1 研究目的 | 第124-126页 |
5.2.2 动态计算模型的构建 | 第126-135页 |
5.2.3 模型检验 | 第135-137页 |
5.2.4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137-141页 |
5.3 结论 | 第141-14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4-154页 |
6.1 研究结果总讨论 | 第144-146页 |
6.2 主要结论 | 第146-147页 |
6.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7-149页 |
6.4 管理建议 | 第149-151页 |
6.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51-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72页 |
附录A 创造性反馈环境问卷 | 第172-174页 |
附录B 员工工作情感评价问卷(PANAS) | 第174-175页 |
附录C 反馈寻求问卷 | 第175-176页 |
附录D 自我动机问卷 | 第176-177页 |
附录E 认同问卷 | 第177-178页 |
附录F 创造性绩效问卷 | 第178-18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80-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