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案例研究法 | 第12页 |
1.3.2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1.1 项目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质量的概念 | 第13页 |
2.1.3 项目质量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4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 第14页 |
2.2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1 项目管理的主要理论 | 第14页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3.1 X企业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3.1.1 X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16页 |
3.1.2 X电力企业的人力培训基本理念与现状 | 第16-17页 |
3.2 X企业培训的内容及流程 | 第17-20页 |
3.2.1 X企业培训的内容 | 第17-19页 |
3.2.2 X企业培训的流程 | 第19-20页 |
3.3 X企业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3.3.1 培训体系方面 | 第20-21页 |
3.3.2 培训目标设置方面 | 第21页 |
3.3.3 培训管理方面 | 第21-22页 |
3.3.4 培训需求分析方面 | 第22页 |
3.3.5 培训文化方面 | 第22-23页 |
第四章 企业职工培训质量管理系统模型 | 第23-41页 |
4.1 设计依据 | 第23页 |
4.2 设计原则及思路 | 第23-24页 |
4.3 项目启动 | 第24-26页 |
4.3.1 职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4.3.2 合同订立 | 第26页 |
4.4 项目计划 | 第26-27页 |
4.5 项目实施 | 第27-31页 |
4.5.1 培训层次 | 第27-28页 |
4.5.2 培训方式 | 第28-30页 |
4.5.3 建立组织 | 第30-31页 |
4.5.4 分解工作任务 | 第31页 |
4.6 项目控制 | 第31-34页 |
4.6.1 项目控制的原则 | 第31-32页 |
4.6.2 项目控制的过程 | 第32-33页 |
4.6.3 项目控制的重点 | 第33-34页 |
4.7 项目收尾 | 第34-41页 |
4.7.1 项目评估 | 第34-36页 |
4.7.2 构建职工培训评估指标体系 | 第36-39页 |
4.7.3 培训效果评估的计量 | 第39页 |
4.7.4 培训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延展 | 第39-40页 |
4.7.5 网络培训教育的模式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提高企业职工培训质量的对策 | 第41-50页 |
5.1 建立职工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5.1.1 逐步构建一体化教育培训与考核评价体系 | 第41页 |
5.1.2 开展好各类人员培训、竞赛和普调考工作 | 第41页 |
5.1.3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 第41-42页 |
5.1.4 做好专家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技能鉴定工作 | 第42页 |
5.2 保障培训质量 | 第42-45页 |
5.2.1 保障培训内容的合理性 | 第42-43页 |
5.2.2 保障培训效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第43-44页 |
5.2.3 保障培训的持续性 | 第44-45页 |
5.3 创立学习型组织 | 第45-46页 |
5.3.1 提高领导层对学习型组织的重视程度 | 第45页 |
5.3.2 制定措施 | 第45页 |
5.3.3 实施动态学习 | 第45-46页 |
5.3.4 实施奖惩 | 第46页 |
5.4 建立培训环境保护体系 | 第46-50页 |
5.4.1 建立培训组织保证体系 | 第46-47页 |
5.4.2 建立培训人员保证体系 | 第47-48页 |
5.4.3 建立培训技术保证体系 | 第48-49页 |
5.4.4 建立培训设施保证体系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