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维吾尔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乌鲁木齐S小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导论第11-14页
    1.1 选题来源第11-12页
        1.1.1 选题的科学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的情境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4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4-15页
        2.1.1 双语教育第14页
        2.1.2 三语教育第14页
        2.1.3 学习动机第14-15页
    2.2 国外学习动机的研究第15-17页
        2.2.1 学习动机的分类第15-16页
        2.2.2 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第16-17页
    2.3 国内学习动机的研究第17-24页
        2.3.1 学习动机的差异研究第17-18页
        2.3.2 不同学科的学习学习动机研究第18-19页
        2.3.3 各学段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第19-20页
        2.3.4 少数民族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第20-22页
        2.3.5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2-24页
3 研究设计第24-30页
    3.1 研究方法第24-28页
        3.1.1 问卷调查法—量化研究第24-26页
        3.1.2 访谈法—质性研究第26-27页
        3.1.3 观察法—质性研究第27页
        3.1.4 实物收集法—质性研究第27-28页
    3.2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研究对象第28-29页
    3.4 研究思路第29-30页
4 S小学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特点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第30-44页
    4.1 s小学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调查结果第30-32页
        4.1.1 英语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比较第30-31页
        4.1.2 英语学习动机的学段差异比较第31页
        4.1.3 英语学习动机的英语等级差异比较第31-32页
    4.2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第32-43页
        4.2.1 语言层面:学习目的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2-33页
        4.2.2 学习者层面:学习兴趣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3-34页
        4.2.3 学习环境层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4-43页
    4.3 本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对比第43-44页
5 S小学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原因分析第44-54页
    5.1 语言层面影响因素的原因分析第45页
        5.1.1 学习目的为了应试,缺乏远景性认知第45页
    5.2 学习者层面影响因素的原因分析第45页
        5.2.1 学习兴趣分化严重,缺乏信心第45页
    5.3 学习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原因分析第45-54页
        5.3.1 教材内容体现“专”,实施未能突破“难”第46-47页
        5.3.2 教师师资不能吻合实际需求,困扰教学实效第47-49页
        5.3.3 家庭学习用具多样,家长培育意识鲜明第49页
        5.3.4 家长学历偏低,教育支持方式单一第49-51页
        5.3.5 家校合作意识不足,家长参与频率不高第51-52页
        5.3.6 双语教育成效显著,成为三语教育先驱第52页
        5.3.7 地域优势加学校特色,铺就外语学习大背景第52-54页
6 激发维吾尔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建议第54-63页
    6.1 学校方面的策略第54-58页
        6.1.1 建构提升英语学科地位的上层保障第54-55页
        6.1.2 保障编外教师合理的奖励与评价制度第55-56页
        6.1.3 借鉴民汉双语教育经验,签订“姊妹学校帮扶计划”第56-57页
        6.1.4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作的长效机制第57-58页
    6.2 教师方面的策略第58-62页
        6.2.1 运用民族特色的教学活动解决教材之难,凸显学生优势第58-60页
        6.2.2 职后教育意识应与行动一致,摆脱依赖学校安排的困扰第60页
        6.2.3 夯实学生的双语基础利用双语为中介语,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第60-61页
        6.2.4 利用网络平台借助家校合作空间,拓展课程资源第61-62页
    6.3 家长方面的策略第62-63页
        6.3.1 科学规划物质补给,提供英语课外绘本第62页
        6.3.2 发挥兄弟姐妹的力量,协助教师拓展语用空间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附录第64-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材料损伤—断裂转换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疆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