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岩石材料的损伤机理 | 第14-16页 |
1.2.2 岩石材料的断裂理论 | 第16-17页 |
1.2.3 超声波技术在岩石材料的损伤与断裂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2.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岩石损伤与断裂力学基本理论介绍 | 第22-36页 |
2.1 岩石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第22-28页 |
2.1.1 损伤力学的发展现状 | 第22页 |
2.1.2 损伤的定义 | 第22-23页 |
2.1.3 损伤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1.4 损伤变量和损伤模型 | 第24-27页 |
2.1.5 岩石损伤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2.2 岩石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第28-35页 |
2.2.1 断裂力学的发展现状 | 第28页 |
2.2.2 断裂韧度和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 | 第28-29页 |
2.2.3 断裂力学的分类和研究内容 | 第29-34页 |
2.2.4 岩石断裂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含裂隙试件的断裂特征实验研究 | 第36-58页 |
3.1 实验模型设计 | 第36-41页 |
3.1.1 试件的制作 | 第36-39页 |
3.1.2 实验准备和实验仪器 | 第39-41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51页 |
3.3.1 裂隙试件的单轴压缩强度实测结果 | 第41-45页 |
3.3.2 裂隙扩展角度的变化规律 | 第45-49页 |
3.3.3 裂隙试件断裂特征规律 | 第49-51页 |
3.4 裂隙试件的断裂机理研究 | 第51-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含裂隙试件的裂隙扩展演化超声波实验研究 | 第58-92页 |
4.1 实验模型设计 | 第58-62页 |
4.1.1 试件的制作 | 第58页 |
4.1.2 实验准备和实验仪器 | 第58-62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62-63页 |
4.2.1 单轴压缩实验 | 第62页 |
4.2.2 超声仪检测实验 | 第62-63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84页 |
4.3.1 裂隙试件受压过程中超声波波形实测结果分析 | 第63-76页 |
4.3.2 裂隙试件受压过程中超声波波速与应变实测结果分析 | 第76-84页 |
4.4 裂隙试件受压过程中裂隙扩展演化规律 | 第84-89页 |
4.4.1 基于波速变化的裂隙扩展演化规律 | 第84-85页 |
4.4.2 基于波速变化的裂隙扩展演化实验模型 | 第85-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第五章 完整试件的损伤—断裂特征实验研究 | 第92-110页 |
5.1 实验模型设计 | 第92-94页 |
5.1.1 试件的制作 | 第92页 |
5.1.2 实验准备和实验仪器 | 第92-94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94-95页 |
5.2.1 单轴压缩强度实验 | 第94-95页 |
5.2.2 完整试件的损伤检测实验 | 第95页 |
5.3 完整试件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95-107页 |
5.3.1 完整试件的单轴压缩强度实验分析 | 第95-98页 |
5.3.2 完整试件损伤检测的超声波波形实测结果分析 | 第98-102页 |
5.3.3 完整试件损伤检测超声波波速与应变实测结果分析 | 第102-107页 |
5.4 完整试件的损伤-断裂特征演化规律 | 第107-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完整试件的损伤—断裂转换机理研究 | 第110-122页 |
6.1 损伤变量的定义 | 第110-112页 |
6.2 损伤演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112-117页 |
6.2.1 损伤演变本构模型 | 第112-115页 |
6.2.2 损伤模型反演值的对比分析 | 第115-117页 |
6.3 损伤-断裂转换机理研究 | 第117-121页 |
6.3.1 基于波速变化的损伤-断裂演化规律 | 第117-118页 |
6.3.2 基于波速变化的损伤-断裂演化实验模型 | 第118-12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2-126页 |
7.1 结论 | 第122-124页 |
7.2 建议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