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地质灾害种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 | 第15-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2.2 天山公路沿线自然地理 | 第16-24页 |
2.2.1 地貌地形 | 第16-18页 |
2.2.2 土壤类型 | 第18页 |
2.2.3 水文气象 | 第18-21页 |
2.2.4 植被及生态环境 | 第21-23页 |
2.2.5 冰川及积雪 | 第23页 |
2.2.6 社会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 | 第23-24页 |
2.3 天山公路的地质环境 | 第24-29页 |
2.3.1 地层岩性 | 第24页 |
2.3.2 地质构造 | 第24-26页 |
2.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6-27页 |
2.3.4 水文地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9-35页 |
3.1 天山公路沿线地质灾害 | 第29-32页 |
3.1.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 第29-31页 |
3.1.2 地质灾害发育的规模 | 第31-32页 |
3.2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3.2.1 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 第32页 |
3.2.2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 第32-33页 |
3.3 天山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3.3.1 天山公路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第33-34页 |
3.3.2 天山公路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 第34页 |
3.3.3 天山公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35-71页 |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第35-44页 |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5-40页 |
4.1.2 研究区区段划分 | 第40-44页 |
4.2 天山公路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60页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4-45页 |
4.2.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 第45-52页 |
4.2.3 评价指标因子的分析及量化 | 第52-60页 |
4.3 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60-69页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60-63页 |
4.3.2 地质灾害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63-66页 |
4.3.3 成果分析 | 第66-69页 |
4.4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