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高中生物微视频的设计探索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一)高中生物的教学需求第9-10页
        (二)微视频的优点第10页
        (三)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四、概念界定第15页
        (一)Camtasia Studio第15页
        (二)微视频第15页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7-22页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17-19页
        (一)理论概述第17-18页
        (二)影响微视频设计的建构主义因素第18-19页
    二、认知负荷理论第19-21页
        (一)理论概述第19页
        (二)影响微视频设计的认知负荷因素第19-21页
    三、微学习理论第21-22页
        (一)理论概述第21页
        (二)微学习理论在设计微视频时的启示第21-22页
第三章 微视频的设计第22-44页
    一、微视频的制作原则第22-23页
        (一)科学性原则第22页
        (二)艺术性原则第22页
        (三)交互性原则第22页
        (四)启发性原则第22页
        (五)适度性原则第22-23页
    二、微视频的制作方法第23页
    三、微视频的制作流程第23-43页
        (一)软件的安装第23-24页
        (二)Camtasia Studio的界面介绍第24-29页
        (三)录制PPT第29-31页
        (四)编辑微视频第31-42页
        (五)将制作的PPT导出视频第42-43页
    四、微视频的应用模式第43-44页
第四章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第44-64页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第44-53页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第53-58页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第58-64页
第五章 效果检测分析第64-69页
    一、前期调查问卷分析第64-65页
    二、学生反馈第65-68页
        (一)学生成绩分析第65-67页
        (二)学生访谈第67-68页
    三、教师反馈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一、研究结论第69页
    二、创新点第69页
    三、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死刑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