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现状 | 第13-23页 |
(一) 网络融资和网络融资犯罪概述 | 第13-18页 |
1. 网络融资概述 | 第13-16页 |
2. 网络融资犯罪概述 | 第16-18页 |
(二) 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1. 理财-资金池模式 | 第19页 |
2. 不合格借款人模式 | 第19-20页 |
3. 庞式骗局模式 | 第20页 |
(三) 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特点 | 第20-23页 |
1. 网络融资犯罪正呈高发态势 | 第21页 |
2. 网络融资犯罪的方式更隐秘 | 第21-22页 |
3. 网络融资犯罪的涉众面更广 | 第22-23页 |
二、刑法介入网络融资领域的必要性及其不足 | 第23-30页 |
(一) 刑法介入网络融资领域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1. 非法网络融资活动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 | 第23页 |
2. 非法网络融资活动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 | 第23-24页 |
3. 非法网络融资活动严重阻滞了金融创新 | 第24-25页 |
(二) 刑法介入网络融资领域存在的不足 | 第25-30页 |
1. 入罪门槛偏低 | 第25-26页 |
2. 相关罪名界限不清 | 第26-27页 |
3. 刑罚配置不合理 | 第27-28页 |
4. 刑法规制与行政监管不相协调 | 第28-30页 |
三、我国网络融资犯罪刑法规制的对策 | 第30-45页 |
(一) 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刑法规制原则 | 第30-34页 |
1.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 第30-31页 |
2. 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 | 第31-33页 |
3. 坚持二次违法性原则 | 第33-34页 |
(二) 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刑事司法限缩 | 第34-41页 |
1. 限制相关罪名的适用 | 第34-40页 |
2. 明确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 第40页 |
3. 量刑轻缓化 | 第40-41页 |
(三) 我国网络融资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 第41-45页 |
1. 废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41-42页 |
2. 增设资格刑 | 第42-43页 |
3. 协调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