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清凉饮料论文--功能饮料论文

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紫色马铃薯营养价值及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花青素功能特性与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果蔬乳酸饮料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活菌型乳酸发酵饮料第14-15页
        1.3.2 调配型乳酸饮料的营养价值与工艺流程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1.1 主要原辅料第18页
        2.1.2 试验菌种第18页
        2.1.3 主要培养基第18页
        2.1.4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18-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4页
        2.2.1 主要工艺流程第19页
        2.2.2 操作要点第19-20页
        2.2.3 试验设计第20-24页
        2.2.4 活菌发酵型与调配型紫色马铃薯饮料成品储藏期品质的变化第24页
    2.3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第24-25页
    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51页
    3.1 护色物质的研究第26-32页
        3.1.1 单一护色物质对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的效果第26-29页
        3.1.2 复配护色物质配方的确定第29-32页
    3.2 紫色马铃薯汁液酶解条件的优化第32-40页
        3.2.1 α-淀粉酶加酶量对液化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3.2.2 pH值对α-淀粉酶液化效果的影响第33页
        3.2.3 液化时间对α-淀粉酶液化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3.2.4 液化温度对α-淀粉酶液化效果的影响第34页
        3.2.5 最佳液化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4-36页
        3.2.6 糖化酶加酶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3.2.7 pH值对糖化酶糖化效果的影响第37页
        3.2.8 糖化时间对糖化酶糖化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3.2.9 糖化温度对糖化酶糖化效果的影响第38页
        3.2.10 最佳糖化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8-40页
    3.3 稳定剂对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第40-43页
        3.3.1 单一稳定剂的筛选第40-41页
        3.3.2 复配稳定剂配方的确定第41-43页
    3.4 均质条件的优化第43-44页
        3.4.1 均质压力对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品质的影响第43页
        3.4.2 均质温度对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品质的影响第43-44页
    3.5 调配型乳酸饮料口感调配配方的确定第44-46页
    3.6 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杀菌条件的优化第46页
    3.7 活菌发酵型与调配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成品储藏期品质的分析第46-51页
        3.7.1 活菌发酵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花青素含量变化第46-47页
        3.7.2 活菌发酵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大肠菌群和酵母菌总数的变化第47页
        3.7.3 活菌发酵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离心沉淀率变化第47-48页
        3.7.4 活菌发酵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活菌数变化第48页
        3.7.5 调配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花青素含量变化第48-49页
        3.7.6 调配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大肠菌群和酵母菌总数变化第49-50页
        3.7.7 调配型紫色马铃薯乳酸饮料储藏期的离心沉淀率变化第50-51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1-53页
    4.1 结论第51页
    4.2 讨论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面部法线的注视点定位方法研究
下一篇:桂林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