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六安市D小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第11-12页
        (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第12-14页
        (三)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 具体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社会工作方法第17页
    四、研究思路第17-19页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 概念界定第19页
        (二) 理论基础第19-21页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以六安市东桥镇D小学为例第21-26页
    一、东桥镇D小学基本概况第21页
    二、D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第21-26页
        (一)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第22页
        (二)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情况第22-24页
        (三) 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第24页
        (四) 留守儿童的生活期待第24-26页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第26-30页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第26-27页
        (一) 人际关系:没有倾诉"成长烦恼"的对象,孤独感强第26页
        (二) 自我认知:陌生事物面前胆怯,自信心不足,易焦虑第26-27页
        (三) 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低,自控能力差第27页
        (四) 心理弹性:情绪不稳定因素多,易波动第27页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第27-30页
        (一) 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第27-28页
        (二) 家长"唯学习论"片面的认知第28页
        (三) 学校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局限第28页
        (四) 学校心理教育老师缺乏第28-29页
        (五) 个体生活内容单调,生活质量较低第29-30页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D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第30-52页
    一、小组工作介入D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准备第30-31页
        (一) 前期调查与宣传第30页
        (二) 小组成员的筛选第30-31页
        (三) 小组工作计划书第31页
    二、小组工作介入方案的实施第31-40页
        (一) 初期阶段第31-35页
        (二) 中期阶段第35-37页
        (三) 后期阶段第37-40页
    三、小组工作介入方案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第40-45页
        (一) 方案成效第41-43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四、D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第45-48页
        (一) 基本情况第45页
        (二) 目标评估第45-46页
        (三) 内容评估第46-47页
        (四) 组员发展评估第47页
        (五) 社工能力评估第47-48页
    五、建议与思考第48-52页
        (一) 推行儿童本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49页
        (二)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49-50页
        (三) 以社会工作者为渠道引入专业资源第50页
        (四) 引导监护人有形和无形的参与第50页
        (五) 加强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第50-51页
        (六) 强化留守儿童自身力量第51-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需求评估问卷第55-56页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问卷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以太仓市Y护理院为例
下一篇:师大附中和明道中学初中生健康体适能之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