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基于风洞试验和CFD仿真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理论分析方法第13-15页
        1.2.2 试验分析方法第15-18页
        1.2.3 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第18-20页
    1.3 现有研究不足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4页
        1.4.1 技术路线第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24页
2 风洞试验方案设计第24-40页
    2.1 风洞实验室简介第24-26页
        2.1.1 实验室主体第24-25页
        2.1.2 测量控制系统第25-26页
    2.2 试验相似条件第26-29页
        2.2.1 试验风速确定第26-27页
        2.2.2 雷诺数第27-28页
        2.2.3 阻塞效应及修正第28-29页
        2.2.4 边界层效应及修正第29页
    2.3 试验模型第29-35页
        2.3.1 试验道砟第29-32页
        2.3.2 试验有砟道床模型第32-34页
        2.3.3 试验测点布置第34-35页
    2.4 试验内容与流程第35-38页
        2.4.1 试验内容第35-36页
        2.4.2 风压测试流程第36-37页
        2.4.3 飞砟影响因素测试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3 有砟轨道风洞试验仿真与结果分析第40-62页
    3.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第40-44页
        3.1.1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法第41-42页
        3.1.2 流体运动控制方程第42页
        3.1.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第42-43页
        3.1.4 软件介绍第43-44页
    3.2 有砟轨道CFD数值仿真第44-48页
        3.2.1 数值求解方法第44-45页
        3.2.2 有砟轨道模型建立第45-46页
        3.2.3 网格划分与监测点布置第46-47页
        3.2.4 模拟参数设定第47-48页
    3.3 有砟轨道流场特性第48-53页
        3.3.1 模型验证第48-49页
        3.3.2 风场压力场与流速流线谱第49-51页
        3.3.3 风压与风速关系第51-53页
    3.4 有砟道床结构对飞砟影响第53-56页
        3.4.1 砟肩堆高第53-55页
        3.4.2 道床顶面位置第55-56页
    3.5 道砟颗粒风动特性第56-60页
        3.5.1 小粒径道砟第56-58页
        3.5.2 轻质道砟第58-59页
        3.5.3 道砟胶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基于滑移网格列车-道床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第62-86页
    4.1 数值求解方法第62-64页
        4.1.1 k-ε模型方程第62-63页
        4.1.2 滑移网格技术理论第63-64页
    4.2 列车-道床模型第64-69页
        4.2.1 模型建立第64-66页
        4.2.2 计算域确定第66-67页
        4.2.3 网格划分第67-68页
        4.2.4 参数设定第68-69页
    4.3 模型验证第69-70页
    4.4 列车-道床压力与流场分布第70-80页
        4.4.1 列车表面风压分布第70-71页
        4.4.2 道床表面风压分布第71-73页
        4.4.3 截面风压与流场特性第73-79页
        4.4.4 风压与风速关系第79-80页
    4.5 道床结构形式流场特性第80-84页
        4.5.1 砟肩堆高第80-81页
        4.5.2 砟肩形式第81-82页
        4.5.3 道床顶面位置第82-83页
        4.5.4 边坡坡度第83-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6-90页
    5.1 主要结论第86-87页
    5.2 工程实践指导第87-89页
        5.2.1 工程措施第87-88页
        5.2.2 新型方案第88-89页
    5.3 工作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10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性能模拟器逼真度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智能汽车综合纵向控制的统一驾驶员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