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与学一致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一、选题缘由第8-9页
        (一)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第8页
        (二) 学科发展的需要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9-11页
        (一) 教与学第9-10页
        (二) 一致性第10-11页
    四、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国内外比较研究第13-15页
    五、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第15页
        (一) 研究问题第15页
        (二) 研究内容第15页
    六、研究方法第15-18页
第二章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分析第18-32页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致性研究的背景第18页
    二、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第18-22页
        (一) 波特—史密逊二维分析模型第18-19页
        (二) 一致性分析模型的本土化改造第19-22页
    三、研究设计: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分析第22-32页
        (一) 研究问题第22页
        (二) 研究对象第22-23页
        (三) 研究思路第23页
        (四) 研究内容: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分析第23-30页
        (五) 研究结论第30-32页
第三章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一致性分析第32-46页
    一、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一致性的意义第32-33页
    二、教师教学预期与学生学习达成的一致性分析第33-46页
        (一) 课堂观察前期准备第34-35页
        (二) 观察实施:教师行为的分析第35-46页
第四章 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一致性分析第46-64页
    一、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一致性关系探讨第46-58页
        (一) “教-学-评”的意义第46页
        (二) 教师试卷设计分析第46-51页
        (三) 学生易错点分析第51-58页
    二、从“一致”走向“生成”第58-64页
        (一) “生成”的价值与意义第58-60页
        (二) “生成”的表现第60-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第64-70页
    一、研究结论第64-66页
        (一)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致性水平分析第64页
        (二)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一致性水平分析第64-65页
        (三) 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一致性水平分析第65-66页
    二、反思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系研究--以A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