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近代词汇论文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标第13页
    第四节 研究语料的选取第13-21页
    第五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21-29页
        一、关于《中国风土志丛刊》的研究第21-25页
        二、关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的研究第25-26页
        三、关于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研究第26-29页
第二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分类及发展第29-49页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第29-30页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分类第30-46页
        一、按照节令内容分类第30-37页
            (一) 农事活动节令民俗词语第32页
            (二) 信仰禁忌节令民俗词语第32-34页
            (三) 庆贺祈福节令民俗词语第34-35页
            (四) 季节变化民俗词语第35-36页
            (五) 社交游乐节令民俗词语第36-37页
        二、按照音节分类第37-39页
        三、按照词性分类第39-40页
        四、按照语法结构分类第40-46页
            (一) 单纯词第41-42页
            (二) 合成词第42-46页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发展第46-49页
        一、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第47-48页
        二、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第48-49页
第三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第49-82页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多重对应性第49-54页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系统性第54-71页
        一、同素词语类聚第54-57页
            (一) 标志性语素在前第54-55页
            (二) 标志性语素在后第55-57页
        二、同义词语类聚第57-66页
            (一) 相同的民俗事象有不同的称谓,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第58-60页
            (二) 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谓第60-62页
            (三) 相同的民俗事象从不同的角度来命名第62-64页
            (四) 相同的民俗事象用不同的语体色彩词语表达,有了古今,雅俗词语差异第64-66页
        三、反义词语类聚第66-69页
        四、简称与数词略语类聚第69-71页
            (一) 简称第69页
            (二) 数词略语第69-71页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传承性第71-75页
    第四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变异性第75-82页
        一、消失的古词语第75-79页
        二、发生变异的词语第79-82页
第四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第82-105页
    第一节 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第82-92页
        一、理性意义第82页
        二、色彩意义第82-92页
            (一) 感情色彩第83-87页
            (二) 形象色彩第87-91页
            (三) 语体色彩第91-92页
    第二节 民俗文化词语词义的发展演变第92-95页
        一、意义的扩大第92-93页
        二、意义的缩小第93-94页
        三、意义的转移第94-95页
    第三节 民俗词语词群所反映出的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精神文化心理第95-105页
        一、鱼米之乡、饭稻羹鱼词群第95-96页
        二、驱鬼辟邪、保求平安词群第96-98页
        三、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词群第98-99页
        四、游戏赌博、消闲娱乐词群第99-105页
第五章 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证第105-141页
    第一节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词语考第105-113页
        一、“大端午”“小端午”“末端午”第105-109页
        二、“关帝生日”与“会馆”第109-111页
        三、共性原因探析第111-113页
    第二节 明清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第113-141页
        一、明清时期长江上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第113-122页
            (一) 火把节(星回节)第114-117页
            (二) 牛王会第117-119页
            (三) 青苗会第119-120页
            (四) 嫁毛虫第120-122页
        二、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第122-131页
            (一) 司命第123-124页
            (二) 急脚子第124-127页
            (三) 九头鸟第127-129页
            (四) 鼠嫁女第129-131页
        三、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第131-139页
            (一) 验水表第131-134页
            (二) 刘猛将第134-136页
            (三) 黄鱼第136-137页
            (四) 照田财、照田蚕第137-139页
        四、差异原因探析第139-141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41-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157页
附录1:《中国风土志丛刊》中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辑录情况一览表第157-161页
附录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版本目录一览表第161-179页
附录3: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汇释·索引第179-184页
后记第184-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鼻腔滴入慢病毒介导的MicroRNA-135a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下一篇:顾及时空非平稳性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