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国培计划”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问题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6页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问卷调查法第13-14页
     ·访谈法第14页
     ·实地调研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6-24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培训第16页
     ·教师培训第16页
     ·国培计划第16-17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第17页
     ·影子教师第17页
     ·骨干教师第17-18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18-21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概述第18页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第18-21页
   ·终身教育理论第21-24页
     ·终身教育理论概述第21页
     ·终身教育理论的基本要义第21-22页
     ·终身教育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4-28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25页
     ·问卷的编制第24页
     ·访谈提纲的设定第24-25页
   ·研究过程第25-28页
     ·文献研究过程第25页
     ·问卷调查过程第25-26页
     ·访谈过程第26页
     ·实地调研过程第26-28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8-56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8-50页
     ·问卷调查结果第28-42页
     ·访谈结果第42-50页
   ·“影子教师”培训的成效第50-51页
     ·培训内容广泛,参训学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第50页
     ·终身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第50页
     ·培训院校组织协调较好第50-51页
   ·“影子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第51-56页
     ·教育行政部门方面第51-52页
     ·培训院校方面第52页
     ·实践基地方面第52-53页
     ·参训学员方面第53-54页
     ·农村学校方面第54-56页
第五章 “影子教师”培训策略第56-66页
   ·建立完善的“影子教师”培训政策第56-57页
     ·健全制度使培训有法可依第56页
     ·完善培训相关配套政策第56-57页
     ·细化培训方案第57页
   ·健全“影子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系统第57-58页
     ·自上而下实行领导负责制第57页
     ·加强管理制度第57-58页
     ·及时反馈培训情况第58页
   ·优化培训师资队伍第58-60页
     ·对带教导师进行相关培训第58页
     ·建立带教导师专家库第58-59页
     ·实行引进退出机制第59页
     ·增加带教导师报酬第59-60页
   ·因地制宜内化培训模式第60-61页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目标第60页
     ·灵活选择培训内容第60页
     ·培训方式应学员参与为主线第60-61页
   ·提高参训学员积极性第61-66页
     ·培训应关注参训学员的需求情况第61页
     ·激励促进机制第61-62页
     ·培训应体现参训学员的主体性第62-63页
     ·加强参训学员和带教导师的课后交流第63页
     ·解决工学矛盾使参训学员无后顾之忧第63-64页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A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前情况调查第70-72页
附录B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后情况调查第72-74页
附录C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前学员访谈提纲第74-76页
附录D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中学员访谈提纲第76-78页
附录E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带教导师访谈提纲第78-80页
附录F “国培计划(2012)”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影子教师”培训后学员访谈提纲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教版和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公民法制教育内容的文本分析--以沪教版6-9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