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维吾尔语中植物隐喻浅析
中文摘要 | 第1页 |
维吾尔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相关理论 | 第7-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2 维吾尔语中植物隐喻类别 | 第10-20页 |
·植物隐喻源域类别 | 第10-14页 |
·以谷类为源域 | 第10-11页 |
·以菜为源域 | 第11页 |
·以果为源域 | 第11页 |
·以木为源域 | 第11-12页 |
·以草为源域 | 第12页 |
·其他类(植物器官或苗、果实等) | 第12-14页 |
·植物隐喻目标域类别 | 第14-20页 |
·人物相关域 | 第14-16页 |
·品行道德域 | 第16-17页 |
·文化教育域 | 第17页 |
·人物地位域 | 第17-18页 |
·思想感情域 | 第18页 |
·言论域 | 第18-19页 |
·知识域 | 第19页 |
·金钱域 | 第19页 |
·环境域 | 第19-20页 |
·事理规律域 | 第20页 |
3 维吾尔语中植物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特点 | 第20-25页 |
·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 | 第20-24页 |
·维吾尔语中植物隐喻映射的特点 | 第24-25页 |
4 维吾尔语中植物隐喻的文化功能 | 第25-27页 |
5 结语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35页 |
维汉文本:译文《浪涛河流》 | 第35-49页 |
附录 《(?)》原文 | 第49-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