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转向加力器论文

重型车辆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仿真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的提出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助力转向系统介绍第14-16页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第14-15页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第15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第15-16页
     ·线控助力转向系统第16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转向系统的参数设计第18-36页
   ·多轴车辆转向轮的运动关系第18-19页
     ·同一转向轴的内、外转向轮的转角关系第18-19页
     ·不同转向轴同一侧转向轮的转角关系第19页
   ·转向系统的角传动比计算第19-21页
   ·转向液压缸的设计第21-26页
     ·转向液压缸缸径计算第21-22页
     ·缸筒壁厚的计算第22-23页
     ·液压缸活塞行程计算第23页
     ·活塞运动速度计算第23-24页
     ·液压缸最大推力计算第24-25页
     ·液压缸油液最大排量计算第25-26页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流量方程第26-29页
     ·滑阀的流量压力特性方程第26-27页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第27-28页
     ·液压缸与外负载的关系方程第28-29页
   ·助力转向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第29-35页
     ·助力转向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第29-31页
     ·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第31-32页
     ·系统稳定性的判定第32-33页
     ·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滑阀性能分析第36-48页
   ·滑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6-37页
   ·滑阀节流槽的一般形式第37页
   ·K形节流槽阀口面积计算第37-40页
     ·阀口面积的确定第38页
     ·K形槽阀口面积计算第38-40页
   ·滑阀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0页
     ·滑阀网格划分第40-41页
     ·定义仿真初始条件第41页
   ·滑阀仿真结果第41-47页
     ·压力分布情况第41-43页
     ·速度矢量分布情况第43-45页
     ·流量情况第45页
     ·稳态液动力分析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8-64页
   ·液压系统建模方法介绍第48-49页
   ·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建模第49-55页
     ·液压泵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滑阀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转向液压缸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其它元件的选择第53页
     ·液压元件的参数设置第53-54页
     ·整车液压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多刚体动力学介绍第55-56页
   ·助力转向系统机械模型的建立第56-63页
     ·坐标系的建立第57页
     ·汽车车身及车桥模型的建立第57-58页
     ·转向梯形模型的建立第58页
     ·推力杆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转向杆系模型的建立第59-60页
     ·转向液压缸模型的建立第60页
     ·悬架及轮胎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地面模型的建立第62-63页
     ·整车转向系统机械模型的建立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整车助力转向系统联合仿真分析第64-76页
   ·联合仿真简介第64页
   ·在ADAMS中定义输出到AMEsim中的模型第64-66页
     ·创建输入输出变量第64-65页
     ·输出系统模型第65-66页
   ·在AMEsim中导入ADAMS模型第66-67页
   ·联合仿真结果第67-75页
     ·整车直线行驶仿真第67-68页
     ·整车转向行驶仿真第68-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第76-78页
   ·全文总结第76页
   ·工作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O级轿车总成参数与线性区操纵性指标回归分析
下一篇:某公司底盘装配线的诊断分析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