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内教学能力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25页 |
第一节 国内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一、 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11-17页 |
二、 关于作文教学能力的研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二、 系统论 | 第19-20页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0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5页 |
一、 作文与写作 | 第20-22页 |
二、 能力 | 第22-23页 |
三、 教学能力 | 第23页 |
四、 作文教学 | 第23页 |
五、 作文教学能力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能力体系建构的依据 | 第25-35页 |
第一节 理论研究及学科发展方面的建构依据 | 第25-29页 |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的相关要求 | 第25-27页 |
二、 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需要 | 第27-28页 |
三、 作文教学自身复杂性的必然要求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作文教与学的现实提供的建构依据 | 第29-35页 |
一、 教师的作文教学备课意识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二、 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单调雷同 | 第31-32页 |
三、 作文教学课后评价方面问题较多 | 第32-35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作文教学能力 | 第35-54页 |
第一节 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 | 第35-38页 |
一、 搜集积累材料的能力 | 第35-36页 |
二、 审题立意的能力 | 第36-37页 |
三、 谋篇布局的能力 | 第37页 |
四、 语言表达的能力 | 第37-38页 |
五、 修改完善的能力 | 第38页 |
第二节 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 | 第38-47页 |
一、 作文教学的“课前能力” | 第39-44页 |
二、 作文教学的“课后能力” | 第44-47页 |
第三节 于漪老师的作文讲评案例对本能力体系的部分印证 | 第47-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