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传播学与翻译研究的适用性 | 第14-1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传播学原理概述 | 第17-27页 |
第一节 传播活动的类型 | 第17-20页 |
第二节 信息传输的香农-韦弗模式 | 第20-23页 |
第三节 信息传播的“把关人”理论 | 第23-25页 |
第四节 信息的选择心理与或然率公式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信息传播视角下的影视字幕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字幕的简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影视字幕的特点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影视字幕的信息传播过程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影视字幕的传译过程中的新元素 | 第30-35页 |
第五章 影视字幕传译过程中新元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 第35-41页 |
第一节 主体环节——传播者身份的多元化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媒介环节——新媒介下字幕特点的弱化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受众环节——受众的心理变化 | 第38-41页 |
第六章 影视字幕传译过程中新元素的翻译策略讨论 | 第41-53页 |
第一节 信息传播主体的把关——译者可采取的一些控制策略 | 第41-45页 |
第二节 媒介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注释与不注释的选择问题 | 第45-48页 |
第三节 以信息接收效果为主——把握受众心理的信息改写 | 第48-5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