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职高生厌学现象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温州某职高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9页
     ·现实意义第9页
   ·文献综述第9-14页
     ·国外学者的研究第9-10页
     ·国内学者的研究第10-13页
     ·文献评述第13-14页
2 研究设计第14-18页
   ·核心概念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社会调查方法第16-17页
     ·社工介入方法第17-18页
3 温州市C县D校职高生的厌学调查第18-37页
   ·样本概况第18-19页
   ·D校学生厌学基本状况第19-22页
     ·厌学的整体分布第19-21页
     ·厌学的性别、年级差异第21-22页
   ·职高生厌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2-35页
     ·厌学现象的个体因素差异第22-26页
     ·厌学现象的同辈群体因素差异第26-28页
     ·厌学现象的家庭因素差异第28-31页
     ·厌学现象的学校因素差异第31-34页
     ·厌学现象的社会环境因素差异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第35-36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第36-37页
4 职高生厌学现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第37-58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第37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分析第37-54页
     ·主题班会第37-40页
     ·小组工作第40-50页
     ·个案工作第50-53页
     ·课外活动第53-54页
     ·社会工作介入小结第54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第54-58页
     ·实验组1的厌学得分前后测对比第54-56页
     ·实验组2的厌学得分前后测对比第56页
     ·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对比第56-58页
5 结论与思考第58-60页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8-59页
   ·本研究的不足与思考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1:中职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第62-65页
附录2:厌学量表第65-66页
附录3:访谈及问卷反馈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以H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