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机理研究 | 第11-15页 |
·单轨车辆系统 | 第11-15页 |
·单轨车辆概述 | 第11页 |
·单轨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 第11-12页 |
·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单轨车辆稳定性的力学原理 | 第13页 |
·单轨车辆载荷传递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MD ADAMS 软件建模理论 | 第15-23页 |
·MD ADAMS 概述 | 第15-16页 |
·MD ADAMS 建模基本元素 | 第16页 |
·MD ADAMS 算法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第四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轮胎-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41页 |
·建立单车“车辆-轮胎-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23-39页 |
·单轨车辆系统的拓扑构型 | 第23-25页 |
·单轨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参数 | 第25-26页 |
·单轨车辆轮轨耦合子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6-36页 |
·转向架构架子系统模型和车体子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中央悬挂子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单车“车辆-轮胎-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建立列车“车辆-轮胎-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 第41-68页 |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 | 第41-45页 |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时的受力仿真分析 | 第41-44页 |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走行轮垂向刚度对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5-53页 |
·走行轮垂向刚度对车辆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走行轮垂向刚度对车辆抗脱轨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9页 |
·走行轮垂向刚度对车辆抗倾覆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9-53页 |
·走行轮侧偏刚度对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3-61页 |
·单轨列车与平移式道岔耦合作用力仿真分析 | 第61-68页 |
·单轨列车与平移式道岔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单轨列车与平移式道岔曲线梁耦合作用力分析 | 第64-68页 |
第六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乘坐舒适性与运行平稳性研究 | 第68-81页 |
·单轨车辆乘坐舒适性与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 | 第68-70页 |
·ISO2631 乘坐舒适性评价方法 | 第68-69页 |
·GB5599 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 | 第69-70页 |
·单轨车辆平稳性与舒适性仿真研究 | 第70-75页 |
·单节车辆弯道运行平稳性仿真分析 | 第70-71页 |
·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仿真分析与评价 | 第71-74页 |
·单轨列车运行平稳性仿真分析与评价 | 第74-75页 |
·单轨车辆平稳性与舒适性试验研究 | 第75-80页 |
·试验准备 | 第75-76页 |
·试验过程 | 第76页 |
·ISO2631 有关数据处理及标准评价 | 第76-78页 |
·GB5599 有关数据处理及标准评价 | 第78-80页 |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