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地下车站围岩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问题的研究状况第9-13页
     ·理论研究第10-11页
     ·实验分析第11-12页
     ·数值模拟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的研究第14-29页
   ·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第14-18页
     ·隧道二次应力状态第14页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第14-15页
     ·常见的几种洞室二次应力解答第15-18页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定准则第18-21页
     ·主要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第18-19页
     ·围岩稳定性判断准则第19-21页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及手段第21-28页
     ·弹塑性理论第21-23页
     ·Drucker—Prager 模型第23-26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步骤第26-28页
     ·Midas/GTS 有限元分析软件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红旗河沟车站的设计和施工第29-40页
   ·工程概况第29-32页
     ·工程地点和范围第29-30页
     ·工程气候条件第30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30-32页
   ·车站的设计概况第32-34页
     ·设计标准及要求第32页
     ·设计参数第32-34页
   ·车站的施工第34-40页
     ·开挖方法选择第34-38页
     ·大跨度隧道施工基本方法第38-40页
第四章 红旗河沟车站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第40-67页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第40-41页
     ·计算假定第40页
     ·计算参数及模型范围第40-41页
   ·交叉口数值模拟分析第41-65页
     ·双侧壁导洞法和 CD 法分析第41-47页
     ·设计步距开挖模拟分析第47-52页
     ·新施工步距开挖数值模拟分析第52-58页
     ·采用不同步距对比分析结果第58-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车站隧道十字交叉施工监控量测第67-78页
   ·现场监控量测概述第67-68页
   ·量测项目以及分类第68-70页
   ·监控量测的方案第70-74页
     ·监控量测目的第70页
     ·洞内沉降及收敛监测第70-71页
     ·钢拱架在初期支护中应力监测第71-72页
     ·量测的控制标准以及警戒值第72-74页
   ·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第74-76页
     ·拱顶沉降和边墙收敛第74-76页
     ·钢拱架应力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后续工作的研究和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进行的科研实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时间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MD ADAMS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