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CT第6-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6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7-19页
第二章 年薪制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1页
  2.1.1 信息不对称及机会主义倾向第19-20页
  2.1.2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20-21页
 2.2 人力资本理论第21-23页
  2.2.1 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专用性第21-22页
  2.2.2 企业家的剩余索取权第22-23页
第三章 国外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经验启示第23-26页
 3.1 几种模式第23-24页
  3.1.1 美国模式第23页
  3.1.2 德国模式第23-24页
  3.1.3 日本模式第24页
 3.2 经验启示第24-26页
第四章 我国国企经营者年薪制的现状分析第26-32页
 4.1 若干种年薪制典型方案的比较分析第26-29页
  4.1.1 深圳市的年薪制方案第26-27页
  4.1.2 邯郸市的年薪制方案第27页
  4.1.3 无锡市的年薪制方案第27页
  4.1.4 南通市的年薪制方案第27-28页
  4.1.5 比较分析第28-29页
 4.2 年薪制实行中的问题分析第29-32页
  4.2.1 对象难以确定第29-30页
  4.2.2 考核指标不完善第30页
  4.2.3 年薪的水平偏低第30-31页
  4.2.4 风险约束不足第31页
  4.2.5 配套措施不到位第31-32页
第五章 我国国企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第32-44页
 5.1 正确把握设计的原则第32页
 5.2 合理界定实施的对象第32-33页
 5.3 科学选择考核的指标第33-36页
  5.3.1 主要考核指标第33-34页
  5.3.2 辅助考核指标第34-36页
 5.4 国企经营者年薪的构成及其水平确定第36-41页
  5.4.1 年薪的基本构成第36页
  5.4.2 基本年薪的水平确定第36-38页
  5.4.3 效益年薪的水平确定第38-41页
 5.5 建立风险抵押金和风险基金制度第41-44页
第六章 完善国企经营者年薪制的配套措施第44-49页
 6.1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44页
 6.2 优化国企经营者的选拔机制第44-46页
 6.3 强化国企经营者监督机制第46-47页
 6.4 规范经营者的职位消费第47-49页
第七章 太仓**棉纺厂经营者年薪制评析第49-55页
 7.1 年薪制的内容第49-53页
  7.1.1 基本年薪第49-51页
  7.1.2 效益年薪第51-52页
  7.1.3 年薪的结算第52-53页
 7.2 年薪制的科学性评价第53-55页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学术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莱钢集团公司竞争优势研究
下一篇: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GMCP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