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的源起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职业化的研究 | 第12-14页 |
2. 国内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研究 | 第14-17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 比较研究法 | 第18页 |
3. 理论分析法 | 第18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二、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24页 |
(一) 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 第19-22页 |
1. 特定时代背景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发展 | 第19-20页 |
2. 不同诉求主体促进了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 第20-22页 |
(二)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1. 高职辅导员工作理念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互补 | 第22页 |
2. 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互补 | 第22-23页 |
3. 高职辅导员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互补 | 第23-24页 |
三、当前我国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成果与瓶颈分析 | 第24-30页 |
(一) 我国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成果分析 | 第24-28页 |
1. 高职辅导员准入机制初步建立 | 第24-25页 |
2. 高职辅导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 第25页 |
3. 高职辅导员队伍职责初步明晰 | 第25-26页 |
4. 高职辅导员考核机制逐步完善 | 第26-27页 |
5. 高职辅导员培训、发展机会不断增加 | 第27-28页 |
(二) 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瓶颈分析 | 第28-30页 |
1. 高职辅导员专业价值观不健全 | 第28页 |
2. 高职辅导员专业理论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28-29页 |
3. 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精神不明确 | 第29页 |
4. 高职辅导员工作方法缺乏多样性 | 第29-30页 |
四、社会工作视角下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讨 | 第30-43页 |
(一) 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引入高职辅导员职业建设 | 第30-32页 |
1.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引入高职辅导员工作 | 第30-31页 |
2. 利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创新高职辅导员工作价值理念 | 第31-32页 |
(二) 借鉴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高职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 | 第32-34页 |
1. 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知识基础 | 第32页 |
2. 高职辅导员工作专业知识的构成 | 第32-33页 |
3. 高职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 第33-34页 |
(三)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导入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精神 | 第34-36页 |
1.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引入高职辅导员工作 | 第34-35页 |
2.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促进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精神建设 | 第35-36页 |
(四) 外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丰富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 | 第36-39页 |
1. 社会工作理论促进高职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 第36-37页 |
2. 社会工作理论介入高职辅导员工作—以优势理论为例 | 第37-39页 |
(五) 借鉴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创新高职辅导员工作方法 | 第39-43页 |
1. 运用个案工作拓展高职辅导员科学化工作路径 | 第39-40页 |
2. 发挥团体工作互动优势促进学生团体发挥作用 | 第40-41页 |
3. 利用社区工作思路完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 第41-43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