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犯罪青少年教育论文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2-71页
 1 引言第12-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67页
   ·攻击性研究第15-28页
   ·认知加工偏向研究范式第28-47页
   ·关于认知加工偏向下的攻击性研究第47-67页
 3 研究设计第67-71页
   ·研究目的第67页
   ·研究内容第67-69页
   ·研究对象第69-70页
   ·研究方法第70-71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71-170页
 研究一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存在第71-101页
  实验一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存在第73-86页
  实验二 认知加工偏向下的攻击性与其他方法测量的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第86-96页
  实验三 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在认知三个加工之间的内在关系第96-101页
 研究二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稳定性研究第101-109页
 研究三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特征第109-160页
  实验一 注意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特征第109-134页
  实验二 记忆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特征第134-148页
  实验三 解释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特征第148-160页
 研究四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的攻击性与自我特征的关系研究第160-170页
第三部分 总讨论第170-179页
 1 基于认知加工偏向研究范式探讨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存在第171-173页
 2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稳定性第173-174页
 3 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特征第174-177页
 4 工读学校学生的自我特征对其攻击相关知识结构认知加工具有预测作用第177页
 5 关于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的干预思考第177-179页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79-181页
 1 研究总结第179页
 2 研究创新第179-180页
 3 研究不足第180页
 4 研究展望第180-181页
附录第181-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04页
后记第204-205页
致谢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竹林玄风研究
下一篇: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